蹇卦
蹇卦第三十九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初六,往蹇,来誉。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来反。
六四,往蹇,来连。
九五,大蹇,朋来。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注】
〔1〕蹇 卦名。原义为跛,引申为困难、艰险,行动不便。
〔2〕往蹇来誉 “往”前进、行走。“来”返回。“誉”荣誉。
〔3〕匪躬之故 “匪”同非。“躬”身体、自己。“故”原因。
〔4〕反 返回。
〔5〕连 连接、相连。
〔6〕朋 朋友、同志、同类。
〔7〕硕 大、丰。
【释】
蹇,六十四卦第三十九卦,阐明涉济艰难的道理。
蹇卦下艮上坎,艮为山,坎为水,山阻水险,水流不畅,故为“蹇”。卦中共有两阳爻都处于不利地位。“九五”之尊陷于坎险之中,难以自拔;“九三”之阳爻在艮卦之上,居互坎之中,亦处于险境。阳刚受小人包围和欺凌,处于涉济艰难之境地。这时需要有个德高望重之人率领渡过难关,故“利见大人”。“利西南。不利东北”,多解为:西南是坤方为顺、为众、为利,东北是艮方为止、为不利。可卦象并没有坤,又无法与爻辞相衔接,不能自圆其说。从卦辞“利见大人”和卦中“六二”与“九五”的关系上来看,此卦说的是文王以韬晦之策事殷之事。
周原是商的一个附佣国。文王因扩张实力引起纣王不满,被囚在羑里达七年之久。文王大臣闳天等求得美女、奇物、良马进献,才被赦免,并封之为西伯。文王对纣王毕恭毕敬,“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王让他征讨殷之叛国。文王就借此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连伐戌、密、邗、崇数国。周在殷都朝歌西南,而文王所征伐的地方也在殷西南,故卦辞说“利西南”。“不利东北”是与西南相对而言的,商在周东北,故有此说。这也就是坤卦辞所说的“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殷西南属中原兵家必争之地,得之则可为伐商做准备,从战略上来看,这是有利于周长远发展的。
“初六”以阴柔处蹇之始,上无所应,居艮之下受阻,进则入坎之险地,因此诫之“往蹇来誉”,即在这艰难之时不妄动待时为佳。文王骗取了纣王信任后,纣王“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服”,“来誉”即是说文王得到了信任,获得了征讨的大权。
“六二”以柔顺居中得正,顺应“九五”之尊,是一个中正君王可以信任的大臣,故称之为“王臣”。“九五”陷于坎险之中唯有“六二”能够解难。“六二”以阴柔而担此重任,有些力不从心,难度很大,故“蹇蹇”。这里用了两个“蹇”,是分属王和臣的。“九五”陷于坎险之中是“蹇”;而“六二”居艮卦之中,前是坎险,又与上下爻互为坎险,亦是“蹇”。但他却“匪躬之故”,即不顾个人得失,鞠躬尽力,竭力救主。爻辞没有断吉凶或成败,意为能这样做就难能可贵了!
“九三”处两体之中,前往虽与“上六”相应,但下艮为止,上坎为险,“往蹇”则难,还是“来反”,安心下比“六二”,不要妄进。
“六四”以阴居柔得位,上承“九五”,似与“六二”一样的大臣。想往顺承于“九五”,可四居上坎之下,与五均陷入在上坎之中,故“往蹇”亦难。然四又下乘“九三”,“来连”则顺从于三,而三又与二与初相连,结成同志,共救“九五”之尊。
“九五”陷坎险之中,与下二爻互为离卦,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犹如文王被囚而蒙大难,故说“大蹇”。初、三、上三爻都是“往”有难,可五却不往还有大难,何也?因他被囚于坎险之中,失去了人身自由,想动也动不得。但五与二相应,二“匪躬”来救,三又联合二及初众阴相济,“朋来”拯己于水火之中。“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仍赦西伯”(《史记·殷本纪》)。
“上六”处卦之极,开始脱离了险境,可再往前走也就没有路了,“往蹇来誉”,返回来归顺“九五”,五已被众朋所救,险情排除,获得了硕大胜利,故“吉”,全卦至此才出现了吉兆。这个时候正如卦辞所说的“利现大人”,明君即将出现。“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同上),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论语·泰伯》),为灭商做了战略上的准备,这就是卦辞所说的“利西南”。
遁、明夷、蹇以及下面的困卦,说的都是当处于艰难险境时要用韬光养晦之法,保存自己的实力,以求东山再起,但各卦所处的环境及其采取的对策不相同。遁卦说的是在受到小人欺凌、正不压邪时,该躲避时要躲避。明夷卦所处的政治环境比遁卦更恶劣,已达到政治昏暗的地步,此时要自晦其明,守正不移。蹇卦讲的是在困境中不要消极等待,要抓住时机有所作为。一是在遇到艰难险阻之时,要审时度势,不要轻举妄动,“来誉”、“来反”、“来连”这些作法都是可取的;二是要同舟共济,“匪躬自故”、“朋来”、“来硕”,即大家都不顾私利,团结一致,立功建业;三是“利见大人”,要有“九五”那样的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人率领大家共渡难关。看来《易经》作者不主张消极地“遁”。
【白话】蹇卦,象征陷入困境,难以前进;面对这种情况,利于向西南行动,不利于向东北行动。此时利于出现大人物,只要能够坚守正道,始终如一,就一定可以获得吉祥。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白话】《象辞》说:《蹇卦》的卦象是(山)下坎(水)上,为高山上积水之表象,象征艰难险阻,行动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君子应该很好地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渡过困境。
初六,往蹇,来誉。
【白话】初六,前进将会进入险境,后退将得到赞美。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白话】《象辞》说:“前进将会进入险境,后退将得到赞美”,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安心等待,寻找时机,不要轻举妄动。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白话】六二,臣子为了解救君王的困境努力奔走在危难之中。如果是为了自己,他是用不着这样做的。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白话】《象辞》说:“臣子为了解救君主的困境而努力奔走在危难之中”,那么结果将不会有什么过失。
九三,往蹇,来反。
【白话】九三,前进陷于危难,最好还是退回原地,不要再继续往前走了。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白话】《象辞》说:“前进将陷于危难,最好还是回原地”,这样内部的力量必会来依附于己。
六四,往蹇,来连。
【白话】六四,如果它要奔赴危难,就该联合其他的力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救危难。
《象》曰:“往蹇来连”位当实也。
【白话】《象辞》说:“前去解救危难,应该联合其他的力量”,是指这一爻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应该这样去做。
九五,大蹇,朋来。
【白话】九五,处境极为艰难,却有众多的人来协助他渡过危难。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白话】《象辞》说:“处境极为艰难,却有众多的人来协助他渡过危难”,表明他能够坚守正道,行为合乎准则,所以有众多的人前来协助他。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白话】上六,如果前进就会陷入险境,退回来却可以大有收获;这样做就会吉祥如意;有利于出现大人物。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白话】《象辞》说:“如果前进就会陷入险境,退回来却可以大有收获”,是因为关键在于首先要联合自己内部的各种力量才能够共同度过艰难时世。“利于出现大人物”,说明应当追随尊贵的君主去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