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徐伟彪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伟彪

男,1962年8月出生,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徐伟彪研究员是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主任,财政部和中国科学院2002年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引进的海外杰出青年人才。徐伟彪博士长期从事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研究工作,应用地球化学的手段研究天体物理的重大基础问题,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已多次被同行在《Science》和《Nature》等国际重要SCI刊物上引用。

回国两年来,徐伟彪博士在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又取得了新的进展。2003年,徐博士完成了对我国首次收集到的GRV 99027火星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稀土元素和氢同位素的天体化学研究工作;开展了对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富钙富铝难熔包体和球粒的短寿期放射性核素的研究工作,找到了短寿期放射性核素26 Al在太阳系早期的分布规律和丰度的证据,确定了太阳系早期所发生的重大物理事件的相对年代表;开展对橄榄石铁陨石(Pallasites)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工作,找到了微量元素在橄榄石中显示热扩散分布的证据,表明该类陨石在高温阶段经历了快速冷却过程,指出了传统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新的成因学说;开展对IIE群铁陨石中的硅酸盐包体的岩石矿物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首次发现硅酸盐包体带有Yb的负异常,指出IIE群铁陨石是由小行星内部的金属铁核与其他小行星碰撞并混合而产生。

徐伟彪博士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多次发表在国际重要SCI刊物《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和《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