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定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波德定律

Titius-Bode rule

1772波德总结出了各行星轨道分布的简单规律即波德定律,其基本内容是:如果把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远及近的顺序列出,令n=1(水星),2(金星),3(地球),……,那么所有行星轨道半径可由下面公式给出:

R=0.3×2^n-2+0.4(天文单位)

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0+4)/10=0.4(天文单位)

金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4)/10=0.7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6+4)/10=1.0

火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2+4)/10=1.6

小行星带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24+4)/10=2.8(小行星带大部位于此距离)

木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8+4)/10=5.2 实际距离5.203

土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96+4)/10=10.0 实际距离9.554

天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92+4)/10=19.6 实际距离19.2

海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84+4)/10=38.8 实际距离30.1(与实际距离有较大出入)

此外,冥王星若作为第九大行星(768+4)/10=77.2 实际距离39.44(与实际距离有很大出入,达实际距离的2倍之多)。

后来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降格为矮行星,似乎解释了产生这一巨大偏差的原因。

提丢斯–波德定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阳系演化过程中行星轨道平均距离之间的规律。但其形成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很可能与太阳系形成早期,大行星形成的演化过程有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