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冯内古特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年—2007年):与马克·吐温一样,库尔特·冯内古特被誉为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五号屠宰场》、《猫的摇篮》抓住了他处身时代的情绪,并激发了一代人的想象。晚年冯内古特在曼哈顿和纽约长岛的田园里,颐养天年。2007年4 月11 日,因病在曼哈顿逝世。美国黑色幽默作家。
冯内古特生平写过数量巨大的剧本、散文、短篇小说,但使他成为美国反主流文化大师和年轻人偶像的,却是他的长篇小说。他著有14部长篇小说,在1960年代美国大学校园里,他的小说人手一册。在大学寝室里,都有卷了边的平装冯内古特小说。
冯内古特小说提出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为什么人们来到这个世界?有没有一个智者使得世间的一切有意义?有没有一个神最终能让人们摆脱痛苦?他与马克•吐温都是深刻的悲观主义者。1991年,冯内古特在《比死更糟的命运》中写道:“最终,马克•吐温不再嘲笑自己的痛苦以及周围的一切。他宣布生命是扯蛋。他死了。”
这是冯内古特的标准形象:鬓发微斜,眼袋很深,一身衣服皱皱巴巴,像极了一个不修边幅的哲学教授。抽着烟,说话时常夹杂着咳嗽和喘息。
1922年,冯内古特出生于印第安纳州,他父亲是建筑师。他母亲来自富有的酿酒家庭。他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大萧条时期,一家人生计艰难,他母亲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疾病。“当母亲发疯后,她将所有的轻蔑和憎恨都抛掷到我父亲身上,一个非常温顺无辜的人。”冯内古特后来写道。母亲最终自杀,她的悲剧给冯内古特留下了极大阴影,以至于他一生都很难与女人相处,到死仍牢牢记得,小时候有个姨妈告诉他,“所有的冯内古特都害怕与女人打交道。”
年轻时,冯内古特就读于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在拿到学位前,应召入伍。1994年,他跟随106步兵团分队去了欧洲,所在的部队几乎被摧毁,他被抓,送到素有“德国建筑珍珠”之誉的德累斯顿附近,与其他战俘在一家地下肉类冷藏室里工作。
1945年,美英战机向德累斯顿投放燃烧弹,他和同伴被派去清理尸体,这是他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浓烟高耸入云,火焰铭记着愤怒,那么多因为德国人的贪婪、空虚和残忍造成的死亡带来的心碎。”这次经历成为《五号屠宰场》的原始素材。小说《五号屠宰场》出版于1969年,讲述了一个步兵团的侦察员发现战争恐怖的故事。一名英国团长在书中说:“我们忘记了战争是一些孩子在打。我看着那些刚刮干净的面孔时被震惊了。上帝啊,这是孩子们的圣战啊。”《五号屠宰场》与反越战、种族动荡、文化和社会剧变碰撞在一起,冯内古特的故事和解构成了新时代最叫卖的隐喻。
在《第五屠宰场》里,冯内古特多次使用“冯内古特式短句”。
“马丁•路德•金在一个月前遭枪击。他也死了。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每天我的政府都给我一大批在越南战中死去的尸体。事情就是这个样子。”“事情就是这个样子”。冯式短语成为了反对越战的醒目标语。《第五屠宰场》在畅销榜上,长时间排名第一,但一些学校和图书馆禁止这部小说,据说因为内容与性有关,以及有大量粗口和暴力描写。
小说出版后,冯内古特一度被绝望缠绕,发誓再也不写小说,并企图自杀。1984年,他服下大量安眠药和酒,所幸没有死成。他的儿子马克在1970年代遭受着同样的痛苦,所幸后来恢复了。
冯内古特认为,唯有良心才能救赎生存的疯狂和虚无。1965年,他在小说《上帝保佑你,罗斯华特先生》里总结他的哲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圆形的、潮湿的、拥挤的地球,这里夏天热、冬天冷。我只知道一条规则,‘你们得善良点儿’。”
战争结束后,冯内古特回到美国,娶了女友简•玛丽•考克斯。1945年,他们定居芝加哥,育有三个儿女。冯内古特在城市新闻局担任警务通讯员。他申请了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的硕士学位,撰写了一篇名为《论小说善与恶的波动》的论文,被全体教授一致否决。有意思的是,25年后,芝加哥大学授予了他一个学位,允许他用《猫的摇篮》作为论文。《猫的摇篮》是冯内古特在1963年出版的小说,尽管一开始只卖出500本,现在是高中英语课的教材。小说题目源自一个爱斯基摩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试图用绳索诱捕阳光。
1947年,冯内古特搬到纽约,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公关部任职。三年后他将自己第一个短篇故事《关于巴恩豪斯效应的报告》卖给杂志,并且再次搬家。为了养家活口,他曾在广告公司工作,还一度代理萨博汽车。
冯内古特的第一部小说《自动钢琴》于1952年出版,讽刺了新类型的集体生活,比如开会、鼓舞士气的演讲、老板的栽培等等。该小说延续了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的余波,描写了一名工程师受雇于一家类似于通用电气的公司,最终这位饱受摧残的工程师揭竿而起,带领同事们摧毁了所有机器。
作为“当今美国最有才能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语),冯古内特摒弃了传统的小说结构和标点。他的小说是虚构和自传的混合体,常常一句话成段,大量运用惊叹词和斜体。评论家认为他发明了新的文学体裁;同时亦有评论者指责他自我重复、循环利用主题和人物。一些读者觉得他的作品“语无伦次”,一些最苛刻的评论家称他只是一个“漫画哲学家”般的作家、空洞言辞的“代理商”。
冯内古特生命中的“新生活”是第二任妻子、作家兼摄影家吉尔克雷•门兹给他的,两人在1970年同居,1979年完婚。1973年,冯内古特出版了《冠军早餐,还是告别忧郁的星期一》,他自称这部小说是“两位风烛残年的孤独老人在一个面临消亡的星球上会面的故事”。
2005年,他出版了最后一部作品,短篇集《没有国家的人》,书中有一首诗《安魂歌》,诗的最后一段写道:当最后的生命终结在我们手中这将是多么地富有诗意如果大地可以言语一个声音幽幽传来或许来自深渊来自大峡谷的深渊“结束了。”
作品
《猫的摇篮》(1963)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之一。其背景是个虚构的岛国“山洛伦佐”。此国的统治者是宗教领袖博克侬和政治领袖、暴君麦克凯布,他们两人表面上势不两立,实际上互相利用,根本目的是要把社会推入巨大的恐怖之中。书中到处都有自相矛盾、违反学理的幽默,如博克侬填写表格时,在“业余活动”一栏里填写的是“活着”,而在“主要职业”下面填写的却是“死亡”。
《冠军早餐》(1973)——以虚构的科幻作家Kilgore的许多荒诞的短篇小说和他的遭遇,对人类的生存状态进行冷嘲热讽,但在戏谑中充满着作家严肃的真诚。以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著称,描写了作者本人“进入小说干涉结局“的场景。全书充满着冯内古特的个人风格,堪称该风格的代表作。
《囚鸟》(1979)——以一个人的遭遇串起美国19世纪中期各个重大事件,包括麦卡锡主义、水门事件等,揭露美国社会的黑暗一面。
《五号屠场》(1969)——黑色幽默的类科幻作品,以二次世界大战中遭盟军轰炸的德国城市Dresdon的惨状拟题,在社会上引起争议,曾多次遭禁。后来成为黑色幽默的反战作品中的经典。
《时震》(1997)——本人声称该书为封笔之作。写的是时间突然倒回了十年,而所有人不得不把这十年里发生的事情一模一样的再做一遍。作品中充满着后现代写作手法与辛辣的黑色幽默,《冠军早餐》中的Kilgore再次在这里出现,以他的短篇小说为作者“代言”。
《没有国家的人》(2006)——作家最后的一部作品。以散文,评论方式总结了一生的创作历程和人生感悟。
冯内古特作品列表(英文)(小说、短篇、剧本、影视改编)
NOVELS
1.Player Piano,Scribner (New York, NY), 1952, published asUtopia 14,Bantam (New York, NY), 1954, with new preface, Holt (New York, NY), 1966.
1952年,《自动钢琴》
2.The Sirens of Titan,Dell (New York, NY), 1959.
1959年,《泰坦的海妖》
3.Mother Night,Gold Medal Books (New York, NY), 1961.
1961年,《黑夜母亲》
4.Cat's Cradle,Holt (New York, NY), 1963.
1963年,《猫的摇篮》
5.God Bless You, Mr. Rosewater; or, Pearls before Swine,Holt (New York, NY), 1965.
1965年,《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
6.SlaughterhouseFive; or, the Children's Crusade: A Duty-Dance with Death, by KurtVonnegut Jr., a Fourth-Generation German-American Now Living in EasyCircumstances on Cape Cod (and Smoking Too Much) Who, as an AmericanInfantry Scout Hors de Combat, as a Prisoner of War, Witnessed theFire-bombing of Dresden, Germany, the Florence of the Elbe, a Long TimeAgo, and Survived to Tell the Tale: This Is a Novel Somewhat in theTelegraphic Schizophrenic Manner of Tales of the Planet Tralfamadore,Where the Flying Saucers Come From,Seymour Lawrence/Delacorte (New York, NY), 1969,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1994.
1969年,《五号屠场》或《第五号屠场》、《五号屠宰场》
7.
Breakfast of Champions; or, Goodbye Blue Monday,Seymour Lawrence/Delacorte (New York, NY), 1973.
1973年,《冠军早餐》
8.Slapstick; or, Lonesome No More,Seymour Lawrence/Delacorte (New York, NY), 1976.
1976年,《打闹剧或曰不再孤独》
9.Jailbird,Seymour Lawrence/Delacorte (New York, NY), 1979.
1979年,《囚鸟》
10.Deadeye Dick,Seymour Lawrence/Delacorte (New York, NY), 1982.
1982年,《神枪手迪克》
11.Galapagos,Seymour Lawrence/Delacorte (New York, NY), 1985.
1985年,《加拉帕戈斯群岛》
12.Bluebeard,Delacorte (New York, NY), 1987.
1987年,《蓝胡子》
13.Hocus Pocus,Putnam (New York, NY), 1990.
1990年,《咒语》
14.Three Complete Novels(contains
Breakfast of Champions; or, Goodbye Blue MondayGod Bless You, Mr. Rosewater; or, Pearls before Swine,andCat's Cradle), Wings, 1995.
15.Timequake,Putnam (New York, NY), 1997.
1997年,《时震》
SHORT FICTION
1.Canary in a Cathouse,Fawcett (New York, NY), 1961.
1961年,《猫舍里的金丝雀》
2.Welcome to the Monkey House: A Collection of Short Works,Seymour Lawrence/ Delacorte (New York, NY), 1968.
1968年,《欢迎到猴子屋》
3.Bagombo Snuff Box,Putnam (New York, NY), 1999.
4.God Bless You, Dr. Kevorkian,Seven Stories Press (St. Paul, MN), 2000.
2000年,《上帝保佑你,凯沃吉安博士》
5.Armageddon in Retrospect and Other New and Unpublished Writings on War and Peace,Putnam (New York, NY), 2008.
PLAYS
1.Penelope,produced in Cape Cod, MA, 1960, revised version published asHappy Birthday, Wanda June,produced off-Broadway, 1970, Seymour Lawrence/Delacorte (New York, NY),1971, revised edition, S. French (New York, NY), 1971.
2.Between Time and Timbuktu; or, Prometheus Five: A Space Fantasy(television play),produced by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levisionNetwork, 1972), Seymour Lawrence/Delacorte (New York, NY), 1972.
3.Miss Temptation,edited by David Coperman, Dramatic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OTHER
1.Wampeters, Foma, and Grandfalloons: (Opinions)(essays), Seymour Lawrence/ Delacorte (New York, NY), 1974.
2.(With Ivan Chermayeff)Sun, Moon, Star(juvenile), Harper (New York, NY), 1980.
1980,《太阳,月亮,星星》
3.Palm Sunday: An Autobiographical Collage,Seymour Lawrence/Delacorte (New York, NY), 1981.
1981.《棕榈树星期天:自传集》
4.Nothing Is Lost Save Honor: Two Essays(contains "The Worst Addiction of Them All" and "Fates Worse thanDeath: Lecture at St. John the Divine, New York City, May 23, 1982"),Toothpaste Press (West Branch, IA), 1984.
1984.《除了荣誉,什么也没丢》
5.Fates Worse than Death: An Autobiographical Collage of the 1980s(autobiography), Putnam (New York, NY), 1991.
1991,《命运苦于死亡:20世纪80年代自传集》
6.(Author of foreword) Marc Leeds,The Vonnegut Encyclopedia: An Authorized Compendium,Greenwood Press (Westport, CT), 1995.
1995,马克•利兹,《冯内古特大百科全书》
7.A Man without a Country,edited by Dan Simon, Seven Stories Press (St. Paul, MN), 2005.
2006年,《没有国家的人》
8.Also author ofSomethingBorrowed,1958;The Very First Christmas Morning,1962;EPICAC,1963;My Name Is Everyone,1964; andFortitude,1968.
1958.《被借的东西》;1962《头一个圣诞节的早晨》
9.Contributor to books, includingBoband Ray: A Retrospective, June 15-July 10, 1982,Museum of Broadcasting,1982;Discrimination, Affirmative Action, and Equal Opportunity: An Economicand Social Perspective,edited by W.E. Block, and M.A. Walker, FraserInstitute, 1982.
Contributor of fiction tonumerous publications, includingCornell Daily Sun, Cosmopolitan, Ladies'Home Journal, McCall's, Playboy,andSaturday Evening Post.
Media Adaptations
媒体改编剧大多改编自冯内古特的长篇小说,如《五号屠场》、《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打闹剧或曰不再孤独》、《黑夜母亲》、《冠军早餐》、《猫的摇篮》等。
Happy Birthday, Wanda Junewas adapted for film,screenplay by Vonnegut, Columbia, 1971;
Slaughterhouse Five; or, theChildren's Crusade: A Duty-Dance with Death, by Kurt Vonnegut
God Bless You, Mr.Rosewater; or, Pearls before Swinewas adapted for the stage by HowardAshman and produced by Vonnegut's daughter, Edith, 1979;
Slapstickwasadapted for film asSlapstick of Another Kind,Paul-Serendipity, 1984;"D.P." (short story) was adapted for television asDisplacedPerson,Hemisphere, 1985;
Mother Nightwas adapted for film,screenplay by Robert B. Weide, Fine Line, 1996;
Breakfast of Championswas adapted for film, screenplay adaptation and directed by Alan Rudolph, BuenaVista, 1999;
a Calypso musical adaptation ofCat's Cradlewas performedin New York, NY,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