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sān ɡǔ

1、上古、中古、下古的合称。所指时限各别。

(1)《韩非子·五蠧》:“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此中古指虞夏之际。

(2)《汉书·艺文志》:“《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3)颜师古注引 孟康 曰:“《易·系辞下》曰:‘《易》之兴,其於中古乎?’然则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

(4)《礼记·礼运》“始诸饮食” 唐 孔颖达 疏:“ 伏羲为上古,神农为中古,五帝为下古。”

(5)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察之上代,则奚斯、吉甫之徒鸣玉銮于前;视之中古,则相如 、王褒之属驰金覊于后。”

(6)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五:“前人论三古各别者,从所见者言之,故不同。然以吾身从今日观之,则洪荒太极也,不得以古今命名。大抵自羲、农至尧、舜,为上古;三代之世,为中古;自战国至于今日以前,皆下古也。”

2、泛指古代。《魏书·律历志上》:“三古所共行,百王不能易。” 明杨慎《评李杜韩柳》:“ 晏元献 公尝言……上传三古,下笼百世,横行阔视於缀述之塲者, 子厚 一人而已。”

3、指书体演变过程中的古文、大篆、小篆。 唐张怀瓘《书断·神品》:“古文可为上古,大篆为中古,小篆为下古。三古谓实,草隶为华;妙极於华者羲、献,精穷於实者籀、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