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宝坻石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天津宝坻石幢

宝坻金代石幢位于天津市宝坻县城十字街中心,造型奇特,雕工精良,为佛教石雕艺术上品。辽圣宗年间(983-1031年)始建,金皇统、清康熙、光绪年间重建,由幢座、幢身和幢顶组成。通高11.4米。幢座座部为方形,四面雕刻佛传故事,方台上置须弥座,束腰刻壶门,再上作仰莲。幢身由八面体石柱和宝盖构成,现为六级。第一、二级雕千佛像,第三级为光绪年章(1875年)重刻康熙二十一年(1862年)《重修石幢记》,第四级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第五、六级复雕佛像。宝盖四匝雕兽头和仿丝缕垂幔纹饰,最上一层雕瓦檐图案,再上是莲台,中立铸铁幡竿,顶置如意宝珠。第一、二级幢身周围外加八根石柱,其中第一级雕蟠龙,五条张嘴,三条合嘴,相传为工匠“张五”、“何三”雕制。石幢金顶为古代宝坻八景之一,也是天津石幢规模最大的一座。“文化大革命”中,石幢被推倒,1998年葺补复原。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