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在世界文学[2]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这几座高峰比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安娜·卡列尼娜》是他的一部既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著。
○小说内容
在世界文坛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他那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他是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豪之一,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受到举世瞩目的认同。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仍和法国家庭女教师恋爱,因此和妻子多丽闹翻,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在莫斯科为哥嫂调解,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后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以其翩翩风度得到了多丽的妹妹吉提的垂青,但他只与她调情,并无意与她结婚。
而深爱着吉提的康斯坦丁·列文也从乡下来到莫斯科,他打算向吉提求婚。但早倾心于渥伦斯基的吉提却拒绝了他的求婚,她正想象着与渥伦斯基将来的幸福生活。渥伦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黝黑的男子,有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断的面孔,年轻英俊而风流倜傥。他的整个容貌和风采,令许多贵族小姐倾心。
在他看到安娜的一刹那,那刻被安娜所俘虏,他在薛杰巴斯大林基公爵家的舞会上,向安娜大献殷勤。而吉提精心打扮想象着渥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在渥伦斯基眼里,安娜·卡列尼娜是那样的出众:“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在舞会上……”
吉提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这使她感到很苦闷。安娜不愿看到吉提痛苦,劝慰了兄嫂一番,便回彼得堡去了。随后渥伦斯基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的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舞会和宴会,从而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不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其貌不扬,在官场中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是一个“完全醉心于功名”的人物。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并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不安”。
有一天,安娜与丈夫卡列宁一起去看一场盛大的赛马会,比赛中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认为安娜有失检点,迫使她提前退场。安娜无法忍受丈夫的虚伪与自私“我爱他……我憎恶你……”。卡列宁考虑了决斗但又怕死;离婚又损名誉,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于是他要安娜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安娜 卡列尼娜的封面安娜已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但心里希望妻子早点死掉,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的背叛。
由于卡列宁的令人吃惊的宽厚,渥伦斯基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渺小。安娜的爱情和自己的前途又是那么的渺茫,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起了手枪自杀,但没有死。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他们到国外旅行去了。
在奥勃朗斯基家的宴会上,列文与吉提彼此消除了隔阂,互相爱慕。不久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吉提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他们生活很幸福美满。
旅行了三个月,安娜感到无比的幸福,但她却以名誉和儿子为代价。归国后,她没有回家,而是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辽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天真无邪的谢辽沙不放妈妈走,他含着泪说:“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
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冷遇,旧日的亲戚朋友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尽量避免与她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
在一次晚会上,安娜受到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回来后渥伦斯基却抱怨她,不该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于是他们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地庄上居住。渥伦斯基要安娜和卡列宁正式离婚,但她又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3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
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乐部去,把安娜一个人扔在家里,安娜要求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他不再爱她,也请他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一次,渥伦斯基到他母亲那儿处理事务,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亲,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安娜认识到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
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安娜准备自己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现在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她回想起这段生活,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她跑到车站,在候车室里接到了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她决心“不让你折磨我了”,起了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态,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感伤。
卡列宁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最后以安娜,渥伦斯基和凯蒂,列文做对比,对比了两个家庭的截然不同的结局。
○小说书评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而到1873年托尔斯泰才开始动笔。这是他一生中精神困顿的时期。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小说的初步创作不过仅用了短短的50天时间便得以完成,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他又花费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迟至4年之后才正式出版。这时,小说废弃的手稿高达1米多!"全部都应当改写,再改写",这是托尔斯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显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
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
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关于列夫·托尔斯泰,马原有一个说法,他认为托尔斯泰是小说史上争议最少的作家。我理解他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争议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说,你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托尔斯泰的作品,但似乎无人能够否认他作为一位杰出思想家和第一流小说家的地位。
在我的学生中间,对托尔斯泰不屑一顾的大有人在。有一次碰到一位学生,依我看他的导师是一名颇有学问的俄国文学专家,不知何故,该生却对恩师颇为不满,提出是否可以转到我的名下,让我给他指导。我问他为何要更换导师,他便列举了原导师的几个罪状,其中一条是:他竟然让我去读什么《安娜·卡列尼娜》。可见,在这些言必称美国的学生们的头脑中,老托尔斯泰显然已经是一个不中用的古董了。我对他说,导师就不必换了。因为如果我当你的导师,第一本推荐的书恐怕还是《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我最喜欢的长篇小说,而且我也认为,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它也是写得最好的。《战争与和平》也许更波澜壮阔、更雄伟、更有气势,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纯粹、那么完美。顺便说一句,列夫·托尔斯泰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文体家,但他的文体的精美与和谐无与伦比,这并非来自作者对小说修辞、技巧、叙述方式的刻意追求,而仅仅源于艺术上的直觉。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渥伦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宁、奥布浪斯基公爵……在这些人物中,唯一一个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带有点喜剧色彩的就是奥布浪斯基公爵,其他的人物无不与死亡主题有关。如果我们简单地归纳一下,这部作品主要写了两个故事:其一,是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以及围绕这一进程的所有社会关系的纠葛,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的展开个人思考。
正如那句著名的开场白所显示的一样,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是以家庭婚姻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至少涉及到了四种婚姻或爱情答案:卡列宁夫妇,安娜和渥伦斯基,奥布浪斯基夫妇,列文与吉提。每一个答案都意味着罪恶和灾难。安娜是唯一经历了两种不同婚姻(爱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赋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内涵,正是这种压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纯洁的吉提相形见绌;正是这种被唤醒的激情使她与卡列宁的婚姻、甚至彼得堡习以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谢辽沙都黯然失色。
与这种激情与活力相伴而来的是不顾一切的勇气。当小说中写到渥伦斯基在赛马会上摔下马来,安娜因失声大叫而暴露了“奸情”之时,对丈夫说出下面这段话是需要一点勇气的,“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托尔斯泰对这种激情真是太熟悉了,我们不妨想一想《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复活》中的卡秋莎,还有蛰伏于作者心中的那头强壮的熊——它的咆哮声一直困扰着列夫·托尔斯泰。
马丁·杜伽尔曾认为,托尔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锐利,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但我却倾向于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托尔斯泰是一个图解自我观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作品,主题上的联系十分清晰,尤其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部巨著,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多有雷同之处,他的观念的疆域并不宽广,他的素材也不丰富,但这并不妨碍托尔斯泰的伟大,正如塞万提斯的狭隘主题并不妨碍《堂吉诃德》的伟大一样。小说的真实来自他的智慧,敏感而浩瀚的心灵,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诚实。维特根斯坦在读完《哈泽·穆拉特》以后曾感慨地说:“他(托尔斯泰)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主题思想关于列夫·托尔斯泰,马原有一个说法,他认为托尔斯泰是小说史上争议最少的作家。这里所说的争议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说,你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托尔斯泰的作品,但似乎无人能够否认他作为一位杰出思想家和第一流小说家的地位。
《安娜·卡列尼娜》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是写得最好的。《战争与和平》也许更波澜壮阔、更雄伟、更有气势,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纯粹、那么完美。顺便说一句,列夫·托尔斯泰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文体家,但他的文体的精美与和谐无与伦比,这并非来自作者对小说修辞、技巧、叙述方式的刻意追求,而仅仅源于艺术上的直觉。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渥伦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宁、奥布浪斯基公爵……在这些人物中,唯一一个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带有点喜剧色彩的就是奥布浪斯基公爵,其他的人物无不与死亡主题有关。如果我们简单地归纳一下,这部作品主要写了两个故事:其一,是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以及围绕这一进程的所有社会关系的纠葛,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的展开个人思考。
正如那句著名的开场白所显示的一样,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是以家庭婚姻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至少涉及到了四种婚姻或爱情答案:卡列宁夫妇,安娜和渥伦斯基,奥布浪斯基夫妇,列文与吉提。每一个答案都意味着罪恶和灾难。安娜是唯一经历了两种不同婚姻(爱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赋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内涵,正是这种压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纯洁的吉提相形见绌;正是这种被唤醒的激情使她与卡列宁的婚姻、甚至彼得堡习以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谢辽沙都黯然失色。
与这种激情与活力相伴而来的是不顾一切的勇气。当小说中写到渥伦斯基在赛马会上摔下马来,安娜因失声大叫而暴露了"奸情"之时,对丈夫说出下面这段话是需要一点勇气的,“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托尔斯泰对这种激情真是太熟悉了,我们不妨想一想《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复活》中的卡秋莎,还有蛰伏于作者心中的那头强壮的熊--它的咆哮声一直困扰着列夫·托尔斯泰。
马丁·杜伽尔曾认为,托尔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锐利,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但我却倾向于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托尔斯泰是一个图解自我观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作品,主题上的联系十分清晰,尤其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部巨著,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多有雷同之处,他的观念的疆域并不宽广,他的素材也不丰富,但这并不妨碍托尔斯泰的伟大,正如塞万提斯的狭隘主题并不妨碍《堂吉诃德》的伟大一样。小说的真实来自他的智慧,敏感而浩瀚的心灵,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诚实。维特根斯坦在读完《哈泽·穆拉特》以后曾感慨地说:“他(托尔斯泰)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电影一《安娜·卡列尼娜》基本信息
《安娜 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1997年4月4日出品
制片人:布鲁斯·达维(Bruce Davey)
导演:柏纳德罗斯(Bernard Rose)
主演:苏菲·玛索(Sophie Marceau)
西恩·宾(Sean Bean)
艾尔菲·摩里纳(Alfred Molina)
莎丝琪·亚威克曼(Saskia Wickham)
剧情介绍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上流社会里,高层首长卡列宁之妻安娜(苏菲玛索饰)艳冠群芳,在火车上她邂逅了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西恩·宾饰)。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在当时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他们的爱情悲剧就此展开。
虽然安娜勇敢地告诉自己的丈夫一切实情,希望能离婚,但看重社会地位的卡列宁(詹姆斯福克斯饰),难以忍受夺妻的耻辱,以安娜最心爱的儿子做威胁,拒绝和安娜离婚并逼她放弃儿子。
此刻,安娜已离家与渥伦斯基同居,怀了他的孩子,却不幸流产,得了后遗症,又对酒与药物有了依赖性,经过重重困难波折后,安娜的精神压力变得非常大。后来,渥伦斯基承受不了社会压力开始对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而现在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要被遗弃,她内心无法获得满足和平衡。
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色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飞驰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绝望的爱情与生命,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后的结果由安娜独立承担,留下了无限悲伤。
剧中的苏菲·玛索
《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传世名作,曾五度被改编成电影。葛丽泰·嘉宝和费雯丽都曾经出演过这位悲剧女主角的形象,尤其是葛丽泰·嘉宝的安娜形象更深刻留在人们记忆中,这位好莱坞银幕“女神”创造的安娜形象成为不可逾越的世纪神话。
而这一次,苏菲·玛索的表演诚然出色,然而和嘉宝相比仍相形见绌。可能外形上就比较吃亏,具有东方特质的苏菲看起来实在不像一个俄国人。其次,剧本本身的一些局限,减轻了苏菲塑造的安娜的悲剧性,着力在安娜的情欲上着墨,这样一来,也限制了苏菲挖掘角色的深度。
当然,人都有失手的时候,更何况,众多客观原因之下,苏菲的表演仍具可观性,苏菲在片中的表演,可谓不得不失。
影片看点
《安娜·卡列尼娜》五度被改编成电影,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女主角安娜的美丽芳姿和惊世爱情。本片是最新版本,而且请来法国首席美人苏菲·玛索扮演安娜。
相对于传统文学中的《安娜·卡列尼娜》,影片淡化了安娜所处的周围世界对她的有形无形的束缚,而是把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描述安娜与渥伦斯基一段惊世婚外孽情。
本片导演贝纳·罗斯是拍宫廷感情片高手,他的《不朽情真》(又译做《永远的爱人》)讲述贝多芬一生情史,以优美的风格获得一致好评。
影片全部在俄罗斯实地拍摄,场景宏大,19世纪俄罗斯上流社会奢华的生活场面以及美人靓衫,都给人以视觉上的直观美感,让令人心动的安娜被所有精美细节烘托着,讲述一个凄美无限的动人爱情故事。
●电影二《安娜·卡列尼娜》
中文片名
安娜·卡列尼娜
外文片名
Anna Karenina
影片类型
爱情 / 剧情
片长
145 min
国家/地区
苏联
对白语言
俄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单声道 70 mm 6-Track
级别
Finland:K-12 Sweden:11
摄制格式
70 mm
洗印格式
导演 Director
Aleksandr Zarkhy
编剧 Writer
Vasili Katanyan .....(as V. Katanyan)
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novel Anna Karenina (as Lev Tolstoy)
Aleksandr Zarkhy .....(as A. Zarkhy)
演员 Actor
塔吉娅娜·萨莫依洛娃Tatyana Samojlova .....Anna Karenina
Vasili Lanovoy .....Vronsky
Nikolai Gritsenko .....Karenin
Yuri Yakovlev .....Stiva Oblonsky (as Yu. Yakovlev)
Boris Goldayev .....Konstantin Levin (as B. Goldayev)
Anastasiya Vertinskaya .....Kitty (as A. Vertinskaya)
Iya Savvina .....Dolly (as I. Savvina)
Maya Plisetskaya .....Knyagina Betsy (as M. Plisetskaya)
Lidiya Sukharevskaya .....Lidiya Ivanovna (as L. Sukharevskaya)
Yelena Tyapkina .....Knyagina Myagkaya (as Ye. Tyapkina)
Sofiya Pilyavskaya .....Grafina Vronskaya (as S. Pilyavskaya)
Andrei Tutyshkin .....Lawyer (as A. Tutishkin)
Vasili Sakhnovsky .....Seryozha (as Vasya Sakhnovsky)
Anatoli Kubatsky .....Camerdiner Kapitonich (as A. Kubatsky)
Vera Burlakova
Aleksandr Kajdanovsky .....(as A. Kajdanovsky)
Aleksandr Kostomolotsky .....(as A. Kostomolotsky)
Valentin Kulik .....(as V. Kulik)
A. Pavlova
Mikhail Pogorzhelsky
Mikhail Sidorkin .....(as M. Sidorkin)
Arkadi Tsinman
G. Vats
Yuri Volyntsev
Vladimir Semago .....(uncredited)
70 mm
制作公司
Mosfilm
其它公司
Kinostudiya "Mosfilm" ..... production unit
上映日期
芬兰
Finland
1968年10月4日
丹麦
Denmark
1968年11月21日
瑞典
Sweden
1970年2月4日
剧情介绍
版本一
安娜无法忍受丈夫卡列宁的伪善和冷漠,与青年军官沃伦斯基相爱,但卡列宁为了名誉和地位不愿离婚,使安娜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轻视和攻击。这时沃伦斯基也背弃了安娜,安娜愤然自杀。
版本二
影片表现了安娜·卡列尼那的悲惨的爱情。安娜难以忍受丈夫卡列宁的伪善和冷漠,她与青年军官沃伦斯基相爱了。她要求与卡列宁离婚并且带走儿子。拉列宁为了名誉与地位,不愿公开离婚,想委托律师悄悄地替他办理了手续并不让安娜带走儿子。安娜生下沃伦斯基的女儿后请求卡列宁的原谅,沃伦斯基曾因绝望而自杀过。安娜难以忍受丈夫的伪善,也抑制不住对沃伦斯基的感情,她决定离家出走,他们一起去了意大利。思念儿子的安娜回到祖国,卡列宁百般阻挠她与儿子相见。社会舆论对她的压力也很大。安娜再次提出离婚,卡列宁拒绝与她办手续。而此时的沃伦斯基也和别人好上了。安娜悲愤地卧轨自杀。
幕后制作
安娜的故事在近一个世纪来被许多国家搬上银幕,成就也参差不齐,嘉宝的版本普遍被认为水准最高,费雯丽、苏菲·玛素都曾演绎过这个悲情女子。故事的“原产地”也有好几个版本,这个1967年的苏联版本是国内观众最熟悉的一个,曾经在国内上映过,将这个19世纪俄国历史大变动时期的妇女命运和家庭问题的爱情悲剧描写得很有神韵。女主角的演出尤为出色,将安娜受封建伦理道德压迫、最终走向毁灭的过程演绎得真实可信。另外有一个1953年的版本,是苏联较早进入我国放映的,为黑白片。
●电影三《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片名
安娜·卡列尼娜
外文片名
Anna Karenina
更多中文片名
春残梦断
更多外文片名
Tolstoy's Anna Karenina .....(UK) (complete title)
影片类型
剧情
片长
139 min / USA:111 min
国家/地区
英国
对白语言
英语 意大利语
色彩
黑白
混音
单声道
级别
Australia:PG Sweden:15 Finland:S UK:PG UK:A South Korea:15
拍摄日期
1947年5月 - 1947年8月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导演 Director
朱利恩·杜维威尔 Julien Duvivier
编剧 Writer
Jean Anouilh
朱利恩·杜维威尔 Julien Duvivier
Guy Morgan
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novel
演员 Actor
费雯·丽Vivien Leigh .....Anna Karenina
拉尔夫·理查德森Ralph Richardson .....Alexei Karenin
Kieron Moore .....Count Vronsky
Hugh Dempster .....Stefan Oblonsky
Mary Kerridge .....Dolly Oblonsky
Marie Lohr .....Princess Scherbatsky
Frank Tickle .....Prince Scherbatsky
Sally Ann Howes .....Kitty Scherbatsky
Niall MacGinnis .....Konstantin Levin
Michael Gough .....Nicholai
Martita Hunt .....Princess Betty Tversky
Heather Thatcher .....Countess Lydia Ivanova
Helen Haye .....Countess Vronsky
Mary Martlew .....Princess Nathalia
Ruby Miller .....Countess Meskov
奥斯汀·特雷弗 Austin Trevor .....Colonel Vronsky
Ann South .....Princess Sorokina
John Longden .....General Serpuhousky
Gus Verney .....Prince Makhotin
Leslie Bradley .....Korsunsky
Beckett Bould .....Matvey
Judith Nelmes .....Miss Hull
Valentina Murch .....Annushka
Therese Giehse .....Marietta
Michael Medwin .....Doctor
John Salew .....Lawyer
Patrick Skipwith .....Sergei
Gino Cervi .....Enrico
Jeremy Spenser .....Giuseppe
Maxine Audley
Barbara Murray .....(uncredited)
Philip Ridgeway .....Onlooker (uncredited)
制作人 Produced by
亚历山大·柯尔达 Alexander Korda .....producer
Herbert Mason .....associate producer
制作公司
London Film Productions [英国]
发行公司
British Lion Film Corporation [英国] ..... (1948) (UK) (theatrical)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美国] ..... (1948) (USA) (theatrical)
GMVS Ltd. [英国] ..... (2004) (UK) (DVD)
Madacy Entertainment Group Inc. [美国] ..... (1998) (USA) (DVD)
Reel Media International [美国] ..... (2004) (USA) (all media)
Umbrella Entertainment [澳大利亚] ..... (2005) (Australia) (DVD)
Warner Home Video (U.K.) Limited [英国] ..... (1989) (UK) (VHS)
上映/发行日期 (细节)
英国
UK
1948年1月22日
瑞典
Sweden
1948年2月27日
美国
USA
1948年4月27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premiere)
芬兰
Finland
1948年9月3日
奥地利
Austria
1949年4月9日
法国
France
1949年5月25日
丹麦
Denmark
1949年11月18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49年12月23日
剧情介绍
两个迷失在爱情的痛苦之中的人,他们强烈的爱统治了他们的生活,永远改变了他们的友谊,家庭及未来。
●电影四《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片名
安娜·卡列尼娜
外文片名
Anna Karenina
更多中文片名
安娜·卡列妮娜
影片类型
剧情
片长
95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黑白
混音
单声道
级别
UK:U Sweden:15 Sweden:11 USA:Approved UK:A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导演 Director
克拉伦斯·布朗Clarence Brown
编剧 Writer
塞缪尔·N·贝尔曼 S.N. Behrman .....dialogue adaptation
Clemence Dane
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novel (as Count Leo Tolstoy)
Salka Viertel
演员 Actor
葛丽泰·嘉宝 Greta Garbo .....Anna Karenina
弗雷德里克·马奇 Fredric March .....Vronsky
费雷迪·巴塞洛缪 Freddie Bartholomew .....Sergei
莫琳·奥沙利文 Maureen O'Sullivan .....Kitty
May Robson .....Countess Vronsky
Basil Rathbone .....Karenin
Reginald Owen .....Stiva
Phoebe Foster .....Dolly
Reginald Denny .....Yashvin
Gyles Isham .....Levin
Joan Marsh .....Lili
Ethel Griffies .....Mme. Kartasoff
Harry Beresford .....Matve
Sarah Padden .....Governess
Cora Sue Collins .....Tania
Mary Forbes .....Princess Sorokina
Joseph R. Tozer .....Butler (as Joe E. Tozer)
Guy D'Ennery .....Tutor
Buster Phelps .....Grisha
Sidney Bracey .....Vronsky's Valet (as Sidney Bracy)
Harry Allen .....Cord
Ella Ethridge .....Anna's Maid
Andrea Leeds .....Girl in bar
Stanley Andrews .....(uncredited)
米沙·奥尔 Mischa Auer .....Mahotin (uncredited)
贝蒂·布莱丝 Betty Blythe .....Woman (uncredited)
André Cheron .....(uncredited)
Davison Clark .....(uncredited)
Claudia Coleman .....(uncredited)
Constance Collier .....Countess Lidia (uncredited)
Harry Cording .....Officer at Banquet (uncredited)
Gino Corrado .....Waiter (uncredited)
Carrie Daumery .....(uncredited)
Carlos De Valdez .....(uncredited)
Sarah Edwards .....(uncredited)
Sam Flint .....(uncredited)
Helen Freeman .....Barbara (uncredited)
Otto Fries .....(uncredited)
Mahlon Hamilton .....Colonel (uncredited)
Keith Hitchcock .....Mr. Kartasoff (uncredited)
Olaf Hytten .....Butler (uncredited)
Francis McDonald .....Officer at Banquet (uncredited)
Henry Mowbray .....(uncredited)
Joseph North .....(uncredited)
Barry Norton .....(uncredited)
Dennis O'Keefe .....Best Man (uncredited)
William Orlamond .....(uncredited)
Georges Renavent .....(uncredited)
Pepi Sinoff .....(uncredited)
Leonid Snegoff .....(uncredited)
Pat Somerset .....Officer (uncredited)
Larry Steers .....Officer at Banquet (uncredited)
Dickie Walters .....(uncredited)
Robert Warwick .....Colonel (uncredited)
制作人 Produced by
David O. Selznick .....producer
制作公司
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 (MGM) [美国]
发行公司
Madacy Entertainment Group Inc. [美国] ..... (1995) (USA) (VHS)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美国] ..... (2005) (USA) (DVD)
其它公司
Russian Symphony Choir ..... vocal and choral effects
Western Electric ..... recording system
上映/发行日期 (细节)
美国
USA
1935年8月30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奥地利
Austria
1936年
芬兰
Finland
1936年1月5日
瑞典
Sweden
1936年1月13日
丹麦
Denmark
1936年2月13日
丹麦
Denmark
1953年9月28日 ..... (re-release)
奥地利
Austria
1954年1月 ..... (re-release)
芬兰
Finland
1955年4月1日 ..... (re-release)
丹麦
Denmark
1962年8月14日 ..... (re-release)
芬兰
Finland
1965年5月7日 ..... (re-release)
丹麦
Denmark
1965年6月28日 ..... (re-release)
丹麦
Denmark
1965年7月23日 ..... (re-release)
丹麦
Denmark
1965年8月13日 ..... (re-release)
希腊
Greece
2004年6月18日 ..... (re-release)
剧情介绍
版本一
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女主角安娜原来是一名政府要员的贵夫人,却在一次旅行中跟英俊的军官维朗斯基坠入情网,返家后仍然偷情。此事后来被丈夫卡伦汀发现,安娜要求离婚被拒,卡伦汀威胁她将因此再也见不到她心爱的儿子。安娜投奔维朗斯基,过了一段短时间的幸福快乐生活,但不久维朗斯基便对这段情感到厌倦,渴望重新恢复在军中无拘无束的日子。安娜则日益思念爱子,最后在绝望中撞火车自杀。
版本二
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安娜在少女时代就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身世显赫的卡列宁,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如今八年已经过去,年轻美貌的安娜不仅在外貌上,在精神气质上更是远远超出其他贵族妇女。她的性格是一团火,她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是无法将其扑灭的。在一次旅行中她遇到了英俊的军官渥沦斯基,他不顾一切地追求她,终于使这团生命之火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追求自由平等的安娜勇敢地离开了卡列宁,然而在那个时代,妇女根本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她要求离婚被拒,丈夫还威胁她将因此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儿子。安娜投奔渥沦斯基,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生活,然而这有限的快乐却给她带来了无限的痛苦,不久渥沦斯基便对这段情感到厌倦,渴望重新恢复在军中无拘无束的日子。安娜则日益思念爱子,最后在绝望中撞火车自杀。这团黑暗中的火终于永远地熄灭了。
幕后制作
迄今为止最高水准的《安娜》。嘉宝的气质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一个已婚女人的喜怒哀乐。此前嘉宝曾拍过同一个故事,片名叫做《情》(Love)。1948年的英国版总长123分钟,由费雯·丽主演,虽有一流的演员组合和服装设计,但整部影片显得拖沓,毫无生气。1985版长150分钟,主演杰克琳·比瑟特,即原装电视版《查理天使》主演之一,但斯科菲尔德的卡列宁成了最大的亮点。1997年版又译《爱比恋更冷》,主演索菲·玛素,片长120分钟。本片是苏联解体后第一部由西方人在俄国拍摄的《安娜》,强调19世纪80年代俄国革命前的“昔日好时光”。影片不仅有安娜和伏伦斯基的主线,还保留了列文和吉蒂的支线,条理清晰。但该版缺乏灵魂,没有充分反映出一场轰轰烈烈的偷情及情欲背后更深层的社会内容。玛素从气质到演技根本无法胜任这个角色,缺乏成熟女人的韵味。总体上讲,作为古典名著的入门导读仍不失为赏心悦目。2000年版英国电视剧总长240分钟,融和更多的原著细节。女主角的人物塑造不同以往形象,加入了一种女强人的性格。
●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1]编剧:特伦斯•科勒
演出单位:德国巴登州卡尔斯鲁厄芭蕾舞团
○节目介绍
演出剧照2006年5月,年仅22岁的德国编舞家特伦斯•科勒所创作的大型两幕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首演于“欧洲文化节”,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观众与媒体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特伦斯•科勒也因此在2007年被一年一度的德国最具权威的舞蹈家协会“德国芭蕾奖”评为“最有前途的编舞家”。同时,在剧中饰演安娜•卡列尼娜的首席芭蕾演员阿内•沙朗达尔和男主角弗拉维奥•萨拉芒卡也因为参演该剧被这一奖项评为“最有前途的舞蹈演员”。
舞剧改编自“文学泰斗”托尔斯泰的同名文学名著,讲述了十九世纪俄罗斯上流社会贵妇安娜•卡列尼娜曲折而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身为高层首长卡列宁之妻的安娜艳冠群芳,与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在火车站邂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两人双双坠入爱河,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仍不顾一切地私奔。但是,安娜因为无法忍受对儿子的思念,又偷偷溜回家看望,却被丈夫无情制止。而此时渥伦斯基也开始动摇,另结新欢。最终安娜对爱情充满了怀疑和失望,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
○媒体评论
“卡尔斯鲁厄芭蕾舞团在比吉特•凯尔教授的指导下正在继续发展。在他的培养下,出现了特伦斯•科勒这样的非常有前途的编舞者。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与其他一些令人敬重的编舞家的作品相比,无疑是其天才的证明……和22岁时的克兰科相比,特伦斯•科勒所创作的两个半小时的《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天才之举。如果我们的青年继续这样发展的话,他必定在46岁时会成为这个领域中的大师。”
——舞蹈评论与鉴赏家霍斯特•克格勒
“特伦斯•科勒的舞剧《安娜•卡列尼娜》对于芭蕾而言,从两方面来讲都绝对是一份幸运。首先他很好的掌握了其选择的音乐,在舞蹈技术上没有一个舞步与音符不合拍。他在运用古老的芭蕾语言的时候相当成功地避免了由于年轻与幼稚而产生的多愁善感。夜间部分的表达及其细腻的心理活动成为最令人心动的段落,因为编舞特伦斯•科勒完全削减了不必要的表情与动作。”
——《法兰克福汇报》首席舞蹈评论家胡斯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