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故里
三贤故里
三贤故里历史文物即下邽镇,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
下吉镇(1978年下邽(guī)更名为下吉)位于临渭区北端,距渭南城区28公里。下吉镇原名下邽,是临渭区古老集镇之一。
下吉镇人才辈出。因唐朝名将张仁愿、大诗人白居易、宋朝名相寇准或出生于此,或在此地生活过,素有“三贤故里”之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原陕西省人大副主任李连壁,也分别出生于下吉西关和见庄村。名胜古迹有慧照寺(晋)、塔(宋)、秦汉下邽县城遗址、景贤书院遗址等。
张仁愿(?-714),本名仁擅,改仁愿,华州下邽人,曾任殿中御史大夫,幽州都督、并州都督长史、屯卫大将军兼洛州长史、朔方军总管。景龙二年(708年)春任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为宰相,封韩国公。其为相秉政不阿,执法严正,用人得当,为将则“号令严明、将吏信服”,与李靖、郭元振、唐休景齐名,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寇准(961年一1023年),字平仲,宋华州下邽县人。他是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寇准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19岁时赴汴梁(开封)会试就被录取。先后任大理评事、大名府成安军,后又被提为尚书虞部郎中。因他刚直不阿,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所以宋太宗就称赞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下邽的其他名人白行简,下邽人,白居易弟,当时有名文学家。他长于辞赋,但未有流传下来,现存传奇小说《李娃传》是他的代表作。《三梦记》近于杂录。
白敏中:下邽人,白居易从弟,唐代大臣。进士出身,历仕武宗,懿宗二朝,两度为相,政绩卓著。
程邈,字元岑,秦下邽县(治今渭南下邽镇)人,始为狱吏,因得罪秦始皇,被幽禁于云阳县(今本县)狱中。时上谷郡隐士王次仲改篆法为隶法,朝廷三征不起,秦始皇令程邈“增损其书行之”。程邈经10年潜心钻研,从字形到运笔书写等方面删繁就简,整理出三千字,奏于始皇,始皇大加赞赏,准在隶人中使用,放程邈出狱,任为著作郎、御史。秦时文字统一不久,“语言异声,文字异形”。初通用小篆,但篆书繁难,书写费时。程邈所整理的三千字,改革了篆书圆弧多、不易写的弊端,方便了书写和阅读。因出之于徒隶,用之于隶,故名“隶书”,定为秦代书法“八体”之一,被广泛应用。中国古代文字由篆到隶,史称“隶变”。程邈的隶字,称“古隶”或“秦隶”,至汉,则演变为“汉隶”。
下吉与下邽(王安宁)
出渭南市区北行约30公里就到了闻名遐迩的渭北名镇下吉镇。镇上高耸的古塔、肃穆的古佛,向人们展示着这里古代曾经有过的辉煌。在宽阔的街上浏览,你会发现两排林立的店铺招牌上“下吉”、“下邽”在一并使用。当地人对此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对外地人而言,就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查字典得知,“邽”字读gui(归),并非多音字,而当地人却一直读作ji(吉)音,只有老人在给儿孙说古经时才把“下邽”念作xia gui(辖归)。要说清这“吉”和“邽”的渊源,还要把历史往前翻上2000余年。
邽,本是渭河上游古代一个被称作“邽戎”的古老部落聚居地的名字,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一带山区。
史载,春秋时期,前秦于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武力夺得邽戎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秦嬴政于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之后,行政上实行郡县制,发现前代设有“上邽”而无“下邽”,便决定在关中东部设下邽县,治所设在今下吉镇东南方向的渭河北岸。辖区约为临渭区渭河以北16个乡镇。如此算来,“下邽”这一地名自诞生以来,距今已有2200多年。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建朝后,发现下邽的邽与他名字中的“珪”同音,为了避讳朝廷便下令改念“邽”gui(归)为“吉”音。后又改下邽为下封,但仍念“下吉”的音。这在“朕即国家,国家即朕”的封建社会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隋炀帝登基的第二年,即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又恢复了“下邽县”的原写法,并恢复“邽”字原读音gui(归)。这才还原了“下邽”的本来面目。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北魏登国元年(386年)至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在封建皇权的高压下,人们为了避讳皇帝名字中的一个字,就这样指鹿为马把“邽”字读了整整210年的ji(吉)音。在后来漫长的时期内,下邽乃至朝廷都城及关中地区的人们,对“邽”字都是gui(归)、ji(吉)两个读音并存的。可见约定俗成是一股多么顽固的习惯力量,即使是错误的,要改也是那么困难。
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下邽县治所迁至当今的下吉镇址,直到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废县为止。也就是说下邽县作为县城的时间长达654年之久。
隋唐元明清至如今,官方文件及各类词典,都把“邽”字音作gui(归),而当地民间却依然我行我素把“邽”字读作ji(吉)音,不知“邽”字读ji(吉)音原本是一段带泪的屈辱历史。
荀子有言:“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为之宜,异于约则为之不宜。”文化革命后期,为达到音字统一,根据“邽”字的民间发音,选定“吉”字。一为音字同一,二也算讨个吉利,地
下邽古塔名下邽这才正式改写为下吉
下吉普照寺(1)。真理最终还是向习俗低下了高贵的头,下邽古县从此成为一段尘封的遥远历史。
据说,甘肃的上邽自古至今一直读音未变。他们当年为什么就不知为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避讳呢?窃以为也许是上邽地处偏远山区“天高皇帝远”皇权鞭长莫及的缘故吧,他们因祸得福避过了这一段历史弯路。而下邽地处京畿近郊、天子脚下,岂敢有些许冒犯!“西安自古帝王都”,在我们自豪于历史上我们曾经为京郊近地之际,这下邽地名的写法及读音的变迁,该算作我们地处古京城近郊遗留下来的一点小小遗憾吧。同时它也必将成为后人研究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独裁专制时一段无法抹去的历史佐证。
慧照寺又名普照寺,也称铜佛寺。位于渭南市以北约25公里的下吉镇。于1997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经区政府(51)号文件批复,成为临渭区唯一对外开放的一个佛教活动场所。
其它称“三贤故里”的地方介休
介休市位于晋商故里晋中市,是山西省正在崛起的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功不言禄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古籍、名震京师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
资阳
孔子拜苌弘资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幅员面积1632平方公里,1998年末总人口104.7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03万人,辖19个镇3个乡。县城在沱江之北,相传早年城南江面常有金雁出没,“城下江流金雁水,金雁来留故名江”,故县城又称“雁城”。文化悠久,人杰地灵。1951年出土,被考古学家发掘命名,并称誉中外的人类早期头骨化石--“资阳人”,表明35000多年前,就有一群勤劳勇敢的“巴蜀新人”在这片热土上聚居、劳作、生息;碑记的半月山大佛,始建于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为四川四大坐佛之一;丹山白塔及石刻均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属省、市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产生于清代乾隆时期的川剧高腔“资阳河”流派,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资阳这片土地曾哺育和造就东周天文学家、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谏议大夫、辞赋家王褒,东汉五官中朗将、经学家董钧等古代“三贤”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上海市长曹荻秋,现代作家邵子南,抗日名将饶国华,革命烈士余国桢等现代“四杰”。资阳市以其灿烂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扬名国内外,现已成为资阳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资阳半月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