犄角之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 掎角之势

发音 jǐ jiǎo zhī shì

释义 原指从两方面夹攻敌人。现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势。

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

示例 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以防曹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夹击敌人。掎角之势(原指捕鹿时一面拉住鹿腿,一面抓住鹿角。后常用来比喻相互配合,夹击敌人)。

示例 对赵军出兵救援已有准备。发兵一支,向东直插武安,构成犄角之势,钳制赵军行动。...

用法:作宾语;比喻互相配合,两面夹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