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明

概述陆天明,作家、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文学部专职编剧。《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等电视剧作品的编剧。
基本信息栏中文名:陆天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昆明职业:作家,编剧,编导主要成就:金鹰奖长篇电视剧最佳作品奖代表作品:《大雪无痕》《省委书记》《命运》目录[隐藏]
个人简介生平简介代表作品主要作品获奖情况
个人简介陆天明,江苏海门籍,长于上海。曾在安徽农村当过农民、小学教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过农工、农场武装连代理指导员、场机关干部。现任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文学部专职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江西大学客座教授。著名导演陆川之父。
生平简介生于昆明,长于上海。十岁丧父。
十二岁第一次发表作品。
十四岁离开上海的家,响应号召,去安徽当“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曾在黄山脚下的小山村里当过两年小学教员;后因病返沪,病愈后又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在那儿,当过 农工班班长,师武装参谋,老兵连代理指导员,农场场部宣教组组长。
七十年代初,在一个滴水成冰的冬日里,向农场领导请了七天假,躲进一个不能生火的仓库,写了他一生第一个大型作品:话剧《扬帆万里》。
一九七五年年底奉调进京,就职于中央广播文工团电视剧团编导组。八十年代初调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文学部任专职编剧至今。
一九九九年,在事隔二十多年后,又创作了一个多幕话剧《第十七棵黑杨》,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
陆天明在终于完成60万字的长篇小说《命运》的一刻,由于连续高烧不退,几乎进入虚脱状态,但他仍拿起笔在书的封底写下这样一句话:“深圳的命运也是中国的命运,中国的命运就是中国人的命运。”《命运》这部被作者称为“举毕生之功力完成的”长篇巨著,获得了预想的成功,首次印刷10万册,书店已很难买到;以它为蓝本的同名电视剧吸引了李雪健、祝希娟、高明等一批艺术家倾心演绎,作为中宣部列入的重点片献给2009年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和共和国诞辰60周年。
代表作品《桑那高地的太阳》、《泥日》、《木凸》、《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黑雀群》。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
《啊,野麻花》;
长篇小说
《桑那高地的太阳》、《泥日》、《苍天在上》、《木凸》、《大雪无痕》、《省委书记》;
电影
《走出地平线》
多幕话剧
《第十七棵黑杨》,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演。
电视剧
《华罗庚》(六集)(与人合作)
《不散的军魂》(十集)
《冻土带》(三集)
《苍天在上》(十七集)
《李克农》(十八集)
《闻一多》(七集)
《大雪无痕》(二十集)
《省委书记》(二十集)
《高纬度战栗》(二十八集)
获奖情况作品曾多次获各种国家奖项。
作为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大雪无痕》获得金鹰奖长篇电视剧最佳作品奖,陆天明获最佳编剧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