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新罗区
新罗区

【基本概况】新罗区,龙岩市辖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北纬24°47′02″—25°35′22″,东经116°40′29″—117°20′00″。东连漳平市,西接上杭县,北邻连城县、永安市,东南与南靖县交界,西南与永定县毗邻。全境东西宽66千米,南北长89千米。

新罗区得名因市区南有一眼名泉新罗泉而得名(就在老酒厂那里)

新罗区前身为县级龙岩市,为当代开漳王陈元光及其四子沿九龙江而上,率部八千,均为河洛人士所开发,此举奠定了新罗区的河洛文化属性。 新罗区通行闽南语龙岩音。

新罗区1984年被国家列为全国22个对外开放的县(市)区,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综合实力1992年进入福建省十强县(市)行列, 1995 年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新罗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区域经济得到大幅度跃升,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邻海城市的前列。新罗区经济增长每年保持2位数增长,2007年,辖区内生产总值达220亿元,其中区属11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30亿元以上, 其中区属15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100亿元以上, 其中区属15亿元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00元,三大产业的比例为14︰45︰41。

【历史沿革】新罗区历史悠久, 早在公元736年设置新罗县,公元742年改设龙岩县,1981年撤县改市为县级龙岩市。1997年,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撤地建市为地级龙岩市,下辖一个区,即原县级龙岩市同时撤市设区为新罗区。

【面积人口】新罗区总面积2677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185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5个乡镇,常住人口5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约30万人。

【资源条件】

新罗区
龙岩学院

电力资源:新罗区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煤炭资源,辖区内有水电站、火电厂近200个,总装机容量达100万KW,另还 有一批在建的水电、火电项目,在近年内总装机容量可 增至180万KW以上。区内水电与火电并存,省电网与地 方电网并网,新罗区是福建省重要的电力输出区,电力供应充裕。

矿产资源:新罗区矿产资源丰富,辖区内已探明的矿产有60 余种,其中,无烟煤探明储量4亿吨,铁矿5亿吨,石灰石8亿吨,优质高岭土5000万吨,均为福建省首位。

人力资源:辖区内有龙岩学院(独立本科) 和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等高校,以及34所中专、技校,在校生 3万多人。有产业技术工人8万多人,其中,中高级技术工人2万多人。

公共资源:新罗区地处龙岩中心城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金融保险、中介咨询、物流运输、宾馆 酒店和海关商检等公共资源十分齐全。。

【人文环境】

新罗区
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盛况

新罗区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中央苏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解放后涌现出原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原福建省委书记兼省长魏金水,中将罗元发、陈仁麒,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曹菊如、原外经贸部代部长林海云等一批杰出领导人。 培育了3位国家两院院士(林鹏、谢联辉、郭柏林)和奥运冠军石智勇、张湘祥、何雯娜、林丹等体育健将。先后在教育、卫生、文化、 科技、计生、精神文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方面多次荣获国家、省级表彰。

【交通通讯】

新罗区
龙岩冠豸山机场

航空:距龙岩中心城市半径150公里内有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和龙岩冠豸山机场,距厦门高崎 国际机场高速公路140公里,距龙岩冠豸山机场高速公路100公里。

龙岩(新罗)拥有支线机场、高速 公路、铁路和国道、省道公路,交通体 系完备,形成了区域性的交通枢纽,交通十分便利。

公路:龙岩中心城市有通往厦门沿海接沈海高速公路的龙厦高速路,到厦门港口、机场汽车车程1个半小时;有通往江西的龙长高速公路;有贯通全区通往漳州、厦门沿海方向、江西赣州内地方向、广东梅州方向和福建闽北通往浙江方向的319国道和3条省道公路。还有在建的双永高速 公路(泉

新罗区
漳龙高速公路

州永春经漳平市、新罗区到永定县,通往广东梅州接广梅高速公路)。

铁路:龙岩中心城市有通往广州、深圳的龙深铁路;有通往江西赣州接大京九铁路的龙赣铁 路;有通往漳平接鹰厦铁路的龙漳铁路;还有在建的龙岩到厦门的复线高速城际铁路。龙岩到厦门城际列车车程45分钟,到广州、深圳火车车程8小时,到北京火车车程23小时。

通讯:龙岩(新罗)与世界156个国家和地区可直拨长途电话和移动电话,全区电话普及率 和移动电话覆盖率均达100%。

【行政辖区】东城街道代码350802001

驻东街,辖10个社区:~001_东门社区、~002_东风社区、~003_东宝社区、~004_松涛社区、~005_东街社区、~006_平寨社区、~007_北龙社区、~008_社兴社区、~009_东新社区、~010_东宫下社区。

1998年,辖13个居委会(双井、红龙、松涛、东门、东风、平寨、东宝、北园、东新、社兴、东街、东宫下、龙凤)。

南城街道代码350802002

驻溪南,辖12个社区:~001_溪南社区、~002_隔后社区、~003_黉门前社区、~004_新陂社区、~005_后盂社区、~006_登高社区、~007_清泉社区、~008_小溪社区、~009_新岩社区、~010_翠屏社区、~011_大同社区、~012_兴晖社区。

1998年,辖13个居委会(登高、清泉、大同、翠屏、新岩、小溪、溪畔、兴晖、溪南、隔后、黉门前、新陂、后盂)。

西城街道代码350802003

驻西兴,辖7个社区:~001_西安社区、~002_苏溪社区、~003_西平社区、~004_西兴社区、~005_西桥社区、~006_莲花社区、~007_莲新社区。

1998年,辖6个居委会(西平、西兴、西桥、莲花、苏溪、西安)。

中城街道代码350802004

驻虎岭,辖11个社区:~001_青草盂社区、~002_凤凰社区、~003_北关社区、~004_梅林社区、~005_北门社区、~006_上井社区、~007_兴门社区、~008_虎岭社区、~009_中街社区、~010_西街社区、~011_宝泰社区。

1998年,辖10个居委会(北关、凤凰、北门、岩心、团结、虎岭、兴门、梅林、中街、西街)。

西陂镇代码350802005

驻条围,辖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01_西山村、~202_陈陂村、~203_条围村、~204_排头村、~205_大洋村、~206_石桥村、~207_小洋村、~208_张白土村、~209_黄竹坑村、~210_赤坑村、~211_崆口村、~212_紫阳村、~213_南石村、~214_园田塘村、~001_华龙厂居委会。

1998年,辖14个村(陈陂、条围、西山、排头、大洋、石桥、小洋、张白土、黄竹坑、赤坑、硿口、紫阳、南石、园田塘)。

曹溪镇代码350802006

驻下寮,辖19个村委会:~201_曹溪村、~202_下寮村、~203_水塘村、~204_西洋村、~205_坪尾村、~206_月山村、~207_浮蔡村、~208_坑头村、~209_王庄村、~210_崎濑村、~211_马坑村、~212_石粉村、~213_董邦村、~214_东山村、~215_中甲村、~216_黄洋村、~217_经杨村、~218_黄坑村、~219_科桃村。

东肖镇代码350802007

驻菜园,辖18个村委会:~201_隘头村、~202_肖坑村、~203_后田村、~204_榴坑村、~205_湖洋寨村、~206_联邦村、~207_龙泉村、~208_邓厝村、~209_东堀村、~210_邦山村、~211_隔顶村、~212_菜园村、~213_溪连村、~214_盂头村、~215_连圣村、~216_曲潭村、~217_洋潭村、~218_黄邦村。

龙门镇代码350802008

驻龙门,辖16个村委会、1个社区:~201_谢洋村、~202_石埠村、~203_龙门村、~204_赤水村、~205_湖一村、~206_湖二村、~207_湖坑村、~208_内坂村、~209_郭乾村、~210_考塘村、~211_连坑村、~212_赖坑村、~213_龙潭村、~214_洋畲村、~215_朝前村、~216_五星村、~001_交易城社区。

1998年,辖16个村(谢洋、龙门、湖坑、湖一、郭墘、龙潭、连坑、赖坑、五星、石埠、赤水、内坂、湖二、考塘、朝前、洋畲)。

铁山镇代码350802009

驻洋头,辖19个村委会:~201_洋头村、~202_外洋村、~203_溪西村、~204_洋美村、~205_隔口村、~206_林邦村、~207_富溪村、~208_平林村、~209_陆家地村、~210_岭后村、~211_增坪村、~212_李九村、~213_许岭村、~214_谢家邦村、~215_陈罗村、~216_下村坂村、~217_白岩前村、~218_罗厝山村、~219_火德坑村。

红坊镇代码350802100

辖19个村委会:~201_下洋村、~202_田心村、~203_上洋村、~204_进贝村、~205_龙溪邦村、~206_东埔村、~207_东阳村、~208_紫安村、~209_南阳村、~210_倒流村、~211_赤坑村、~212_岭背村、~213_北洋村、~214_坎洋村、~215_平洋村、~216_联合村、~217_中联村、~218_龙星村、~219_板子斜村。

适中镇代码350802101

驻中心,辖22个村委会:~201_莒舟村、~202_新祠村、~203_霞村村、~204_颜祠村、~205_竹华村、~206_丰田村、~207_象山村、~208_颜中村、~209_溪柄村、~210_兰田村、~211_洋东村、~212_中心村、~213_中溪村、~214_营坑村、~215_保丰村、~216_仁和村、~217_上屿村、~218_下屿村、~219_白叶村、~220_温庄村、~221_坂溪村、~222_三坑村。

雁石镇代码350802102

驻雁江,辖33个村委会:~201_苏邦村、~202_大吉村、~203_白石村、~204_新芦村、~205_坷溪村、~206_益坑村、~207_坪洋村、~208_岩星村、~209_黄庄村、~210_坪坑村、~211_北河村、~212_雁江村、~213_洋城村、~214_礼邦村、~215_民祠村、~216_坂尾村、~217_楼墩村、~218_东南村、~219_厦中村、~220_上老村、~221_红林村、~222_后路村、~223_上营村、~224_下营村、~225_梅头村、~226_九斗村、~227_社尾村、~228_云山村、~229_陈村村、~230_四集村、~231_赤村村、~232_北山村、~233_龙康村。

白沙镇代码350802103

驻白沙圩,辖31个村委会:~201_白沙村、~202_南卓村、~203_岩下村、~204_大科村、~205_罗坪村、~206_郭畲村、~207_营岐村、~208_小吉村、~209_渡头村、~210_官洋村、~211_田坑村、~212_营边村、~213_营头村、~214_黄坂村、~215_产坑村、~216_半岭村、~217_罗畲村、~218_洋西村、~219_大盂村、~220_高洋村、~221_邹山村、~222_内村村、~223_樟坑村、~224_小溪村、~225_营斗村、~226_吕洋村、~227_珍坑村、~228_苏一田村、~229_孔党村、~230_陈地村、~231_吕凤村。

万安镇代码350802104

驻红光,辖20个村委会:~201_红光村、~202_高林村、~203_陈洋村、~204_西贯村、~205_松洋村、~206_好坑村、~207_浮竹村、~208_四村村、~209_五村村、~210_高厦村、~211_同新村、~212_环坑村、~213_竹贯村、~214_梅村村、~215_华坑村、~216_西源村、~217_张陈村、~218_涂潭村、~219_石城村、~220_高池村。

大池镇代码350802105

驻雅金,辖13个村委会:~201_红斜村、~202_北溪村、~203_大东村、~204_秀东村、~205_西洋村、~206_雅金村、~207_竹何村、~208_合甲村、~209_大山村、~210_南燕村、~211_黄美村、~212_大和村、~213_九里洋村。

小池镇代码350802106

驻汪洋,辖13个村委会:~201_培斜村、~202_南山村、~203_卓洋村、~204_兴贵村、~205_汪洋村、~206_山美村、~207_璜溪村、~208_赖邦村、~209_京源村、~210_牛眠石村、~211_何家陂村、~212_黄斜村、~213_儒芦村。

江山乡代码350802200

驻铜砵,辖16个村委会:~201_山塘村、~202_铜钵村、~203_村美村、~204_科山村、~205_前村村、~206_新田村、~207_林祠村、~208_上挖村、~209_下挖村、~210_老寨村、~211_新寨村、~212_山头村、~213_福坑村、~214_双车村、~215_背洋村、~216_梅溪村。

岩山乡代码350802201

驻芹园,辖13个村委会:~201_芹园村、~202_佳山村、~203_元青村、~204_龙山村、~205_丹畲村、~206_莱山村、~207_玉宝村、~208_黄固村、~209_山前村、~210_小丁坑村、~211_刘坑村、~212_后埔村、~213_里寮村。

苏坂乡代码350802202

驻苏坂,辖16个村委会:~201_石城村、~202_红邦村、~203_芦林村、~204_黄地村、~205_美山村、~206_苏坂村、~207_易家邦村、~208_东联村、~209_合溪村、~210_下村村、~211_瓦洋村、~212_西楼村、~213_岭兜村、~214_大坑村、~215_黎山村、~216_和目村。

【经济社会】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28.24亿元,增长17.5%;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3.04亿元、130.50亿元和65.37亿元,增长2.1%、23.3%和10.6%,三产比重调整为13.6∶44.8∶4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3亿元,增长60.6%。实际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增长51.2%;外贸出口8508万美元,增长69.3%。完成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增长3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59亿元,增长27.5%。

农村经济

2008年,新罗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1.5亿元,增长6.8%。生猪生产能力进入全国50强,并在全省率先开展能繁母猪保险试点,参保率100%。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22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产值超20亿元。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在全省率先实施乡村道路管养体制改革,新罗区列入省交通厅农村路网项目库建设的行政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完成全区村庄布点规划和50个新村规划,洋畲、培斜、西安、溪南等4个村(居)荣获“中国特色村(居)”称号。

工业经济

2008年,新罗区新增规模企业62家,达378家;实现产值322.6亿元,增长36.7%;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31.7亿元,增长38.4%,其中亿元产值企业新增17家,达56家。“125”产业(一个龙头产业、两个支柱产业、五大潜力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占区属规模工业产值的98.3%,拉动区属规模工业增长42.2个百分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增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品牌带动效应持续提升,“龙工”、“标致”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森宝集团获全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新增4个福建名牌产品、5个省著名商标;被亚洲制造业协会评为“2007年中国制造业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并入选“2007年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区)”。

城市经济

2008年,新罗区积极参与中心城市建设,市政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龙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龙厦城际高速铁路全线动工,城区经龙州工业园通江山公路(含隧道)顺利通车。加强中心城市管理,有效遏制城乡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实行中心城区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市场化、专业化运作,进一步提高保洁度。旅游经济持续升温,接待游客198.5万人次,增长23%;旅游收入9.8亿元,增长56%。新增恒宝等3家四星级酒店。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8.4亿元,增长15.3%。

项目开发

2008年,新罗区开发新建项目260个,总投资65.1亿元,引进区外资金30.8亿元。25个省、市重点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16.63亿元。启动实施41个投资超亿元重大项目建设推进计划,龙工桥箱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福建龙州工业园及高新区、龙雁工业集中区共引进项目65个,累计入驻企业200家,其中投产企业81家,实现工业产值42.5亿元,完成工业用地报批220.67公顷,累计建成标准厂房超100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

新罗区
新罗区夜景

新罗区连续10年保持“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2008年,新罗区成立区职业教育中心,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学生67417人次,减免费用677万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万安镇竹贯村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名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参合率达91.5%。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连续5年保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1‰以内。扎实推进平安建设,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3%。

人民生活

2008年,新罗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0元,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7065元,增长14%。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建立城乡低保自然增长机制,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村自然人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超大病保险、免费婚检、城镇在职职工医疗互助等惠民政策。965户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获“小额信贷”扶持,实施造福工程搬迁100户360人。成立区慈善总会,认捐善款近5000万元,发放扶助资金近2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72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2%以内。

【产业发展】第一产业

2008年,新罗区立足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建立闽南金三角和珠三角重要的无公害农牧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培育和发展“梅花山”等系列生态型无公害农牧产品,形成畜禽、花生、果蔬、竹木、茶叶五大产业,通过认证建立了100个无公害瘦肉型猪养殖基地,年出栏无公害生猪80万头以上,无公害蔬菜基地2.5万亩,花生基地4万亩,水果基地3.5万亩,茶叶基地1万多亩。

畜禽:新罗区是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福建省重点畜牧业示范区。年出栏瘦肉型猪140万头,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森宝公司肉鸡年出栏超千万羽,江南第一蛋鸭——“龙岩山麻鸭”苗年销售700万羽,还有白羽半番鸭、驯化野猪等。全区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1%。

花生:福建省名牌农副产品——龙岩花生,以其香酥脆甜、回味无穷而驰名中外。年产咸酥、五香、红泥等各种花生3万多吨。

果蔬:种植蜜柚2万亩、芦柑5万亩,还有早熟枇杷、早熟蜜柑等,年产水果5万多吨。蔬菜种植面积14.5万亩,年产蔬菜23万吨。

竹木:竹木资源主要种类有杉木、松木、毛竹和阔叶林等,林木蓄积量1035万立方米;工业速生用材林基地10万亩,竹林面积47万亩,年可采伐量600万支。

茶叶:龙岩“斜背茶”以“三著黄绿”著称,列入福建十大古老名茶。新秀“云顶茶”、“铁观音”以香高味浓、特具高山茶风韵,在福建名茶之林崭露头角。

第二产业

工业概述

新罗区是一座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工业城市。辖区内主要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卷烟、钢铁冶炼、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环保装备、钨制品加工、水泥建材、医药化工、纺织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有制造业企业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0家,上市企业3家,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达90%以上。

根据产业的布局和资源的配置,新罗区工业经济重点发“125”产业,即:“一个龙头(机械制造)、两个支柱(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五个潜力(煤炭、电力、轻纺、矿冶、医药化工)”产业。

龙头产业

新罗区
龙马清洁车亮相首都

机械制造:区内已形成以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环保装备制造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机械制造工业体系,共有机械制造及配套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 “十一五” 期间,新罗区将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工程机械、环保装备、精密机械、硬质合金加工基地,以及福建载重汽车和农用车生产基地。计划2010年实现机械工业产值达150亿元,力争200亿元,机械行业主要产品区内配套率25%以上。

★工程机械:新罗区是中国三大轮式工程机械的主要生产基地。有中国龙工、山力工程机械、海特叉车等工程机械整机生产企业,生产装载机、压路机、工程叉车等;有龙岩液压、海克力斯、龙岩油嘴油泵、伍旗机械等配套企业100多家,生产液压油缸、油嘴油泵、轮毂和装载机桥壳、变速箱体等。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龙工集团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前三强,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工程机械50强,全国企业集团500强,龙工牌装载机为中国名牌产品。

★运输机械:新罗区是福建省载重汽车和农用车的主要生产基地。有福建龙马、新龙马、畅丰、侨龙、海德馨等农用车、汽车、专用车制造企业,生产变型拖拉机、农用车、中(轻)型卡车、应急电源车;有万腾、中林、威尔特等配套企业200多家,生产车桥、弹簧钢板、模具、汽车前后桥壳、变速箱、旋压皮带轮等。其中,福建龙马是福建省最大的专用车、卡车和农用车制造企业, 目前拥有年产3万辆轻卡、1万辆农用车的生产能力,是“福建民营300强”企业,省名牌产品有“龙马牌”轻卡、“中林”牌汽车弹簧钢板等。

★环保装备:新罗区是中国三大工业烟气净化环保设备制造业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有龙净、卫东、龙湖、裕成等环保设备制造及配套企业50多家, 生产BE电除尘器、高压静电除尘用整流设备、IPC智能电除尘控制系统、微机控制高压硅整流设备、 微机控制低压电控设备、MDJ脉冲多极型电除尘器、煤粉专用除尘器、CMCX矩阵清灰式长袋脉冲除尘器、DDJX-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JDK电磁击打控制设备等。其中,龙净环保、卫东环保是国家高新技术2企业,龙净环保为我国环保除尘行业的首家上市企业;龙湖环保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其他机械:新罗区其他机械制造及配套产业十分发达。有闽西丰力、宏马、金砖、华锐、金鑫、金釜、盛发、富山等其他大小机械制造及配套企业200多家,生产数控机床、 气流涡旋冲击式微型粉碎机、纺织机、水泥混凝土空心切块机、水泥成套设备、矿山采选设备、硬质合金螺旋刀片、刀具及模具、硬质合金轧辊、超细晶体硬质合金高速铣刀等。

★热加工业:区内现有铸造、锻造、焊接、电镀、热处理等工业基础配套企业上百家。其中有联合、龙圆等铸造企业30多家,开明、亿强等锻造企业 10多家,及鑫大、英安、海欣、兴化等数家电镀企业。年铸、锻生产能力10多万吨。

支柱产业

区内有水泥及新型建材企业60多家, 水泥年生产能力达1500万吨。三德、麒麟、春驰、龙麟水泥是国家免检产品,三德、麒麟、春驰、紫金、天宇、龙麟等水泥是省名牌产品,天宇牌、 龙麟牌、 春驰牌、三德牌水泥和豪迪油漆是省著名商标。“十一五”期间,辖区内新上回转窑水泥生产能力8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超80%。

★水 泥:新罗区福建省水泥主要生产基地,现有回转窑水泥生产能力400万吨,年产量占全省1/3。在稳定现有旋窑水泥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鼓励兴建一批工艺先进的旋窑水泥生产线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壮大水泥产业集群。

★新型建材:新型建材是新罗区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主要产品有新型建筑砖、内外墙涂料、油漆等。

★陶 瓷:新罗区高岭土资源丰富,目前高岭土加工的主导产品为超细高岭土和水洗高岭土等系列产品。

区内有肉类、花生、饲料、竹木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6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省名牌产品森宝肉鸡是肯德基等“洋快餐”指定供应产品;省名牌产品龙岩花生、渝家仔系列食品畅销国内外。“十一五” 期间将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鼓励发展纤维、油料、香料、营养保健等资源深加工产品,特别是具有原产地资源、特种资源优势的深加工产品。

第三产业

新罗区是龙岩中心城市所在地,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已形成商贸、房地产、 旅游、 服务业和交通物流五大产业,区内有商品市场60个,其中专业批发市场15个,年交易额近100亿元, 闽西交易城为闽粤赣边最大综合批发市场,闽西粮油饲料城是福建省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年市场交易额均超10亿元。房地产成为投资热点,有9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城市社区服务、信息服务、交通服务、物流业初具规模。

【旅游观光】区内旅游设施日趋完善,有宾馆20多家,旅行社18家,旅游车队2家, 初步形成集 “吃、住、行、游、购、娱” 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2005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亿元。形成了一批特色旅游:

生态休闲之旅

新罗区有被誉为“华东第一洞”、“洞中桂林”的国家4A级景区龙崆洞;有被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的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区内华南虎园;有波光潋滟、山水成趣的梅花湖;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形山—江山“睡美人”。江山景区、东肖森林公园、云顶茶园等龙岩国家森林公园十大景区是旅游避暑胜地。

宗教文化之旅

新罗区有云遮雾绕、宛若仙境、观云海日出极佳的高山丛林寺院天宫山、莲台山建筑群和莲花山、石佛公等一批知名度颇高、影响力较大的市区和近郊寺院。

红色人文之旅

新罗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战争年代被誉为 “二十年红旗不倒” ,保存有毛泽东旧居、红四军司令部旧址、后田暴动陈列馆、邓子恢纪念馆、新四军二支队纪念馆等多处革命遗址;加之有240多座雄浑古朴、建筑时间跨越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适中方型土楼群,与永定客家土楼群一方一圆,相得益彰,组成完美的土楼世界,构成富有特色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民俗风情之旅

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收录的民间音乐采茶灯舞曲,及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岩山歌戏、龙岩静板、适中盂兰盆盛会等。

【园区建设】福建龙州工业园区(原新罗民营科技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自2001年创建以来,目前已开发4平方公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近2亿元,入园企业达85家,园区一期已初步发展成为汽车、农用车、工程机械、环保设备和硬质合金加工为主的机械类专业园区。2005年园区有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专利工业试点基地企业。园区按照“一园多区”统筹产业布局,已规划并启动建设龙州高新产业区及雁石工业集中区,高新产业区重点发展精密机械、数控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雁石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铸件、热处理、矿冶、化工及相关配套产业。[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