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素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周素珊

毕璞,是周素珊女士使用了四十年的笔名。1922年生于广东中山,岭南大学中文系毕业。1938年来到台湾后,曾任《大华晚报》及《征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家庭版主编,《公论报》副刊主编,《妇友月刊》总编辑等职,现已退休专心从事创作。

毕璞的笔龄将近五十年,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毕璞的笔路甚广,她写散文、小说、儿童故事、杂文、评论、传记,也翻译过英美的文学作品。不过近年她已减少作品量,只写散文和短篇小说。

毕璞作品产量虽多,但是她一向只为兴趣以及有所感而写,"以我笔写我心"是她的写作信条。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淡中蕴含著哲理,言之有物,非一般花拳绣腿者可比。毕璞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秋夜宴》、《绿萍姊妹》、《无言歌》、《清音》、《春花与春树》、《明日又天涯》、《毕璞自选集》、《老树春深更著花》、《有情世界》等39篇。她一篇早期的散文《第一次真好》,被选入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节选自《无言歌》)。

故事

虽然很早就读过毕璞大姐的作品了,却直到近年才在文友庆生会中认识这位“大姐大”级的作家,因为毕璞的生日在六月,我这个非六月出生的人,笔名也叫“六月”,对“正宗”的六月寿星便有种特别的亲切感。

毕璞大姐不讳言自己已经八十七“高龄”,但如要叫你猜她的年龄,十之八九的人会猜错,她身体健朗,岁月也未在她脸上留下多少刻痕,怎麼看都不像是八十七岁的“老人”,文友对她的“驻颜有术”都钦羡不已。

毕璞大姐生性乐观,常乐在工作(写作)中,她说:“小说是我的最爱,因为无论在阅读小说或写作小说时,我都会暂离现实,化身为小说中人,进入书中人物的内心,而浑忘自己正处在纷扰的尘世中。我把看小说和写小说都当作是一种卧游或漫游,而自得其乐”。毕璞大姐是懂得捕捉快乐的人,常保年轻的心,想来这也就是她。

周素珊所写作品《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歌》入选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材。毕璞,是周素珊女士使用了四十年的笔名。原籍广东中山,岭南大学中文系肄业。卅八年来台后,曾任《大华晚报》及《征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家庭版主编,《公论报》副刊主编,《妇友月刊》总编辑等职,现已退休专心从事创作。

《第一次真好》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