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雕苦行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红木雕苦行僧

名称: 红木雕苦行僧

制造年代: 清

材料: 红木

规格: 高20厘米

介绍

这类苦行僧造像是佛教像造中较为少见的类型。相传印度古代修行的人,认为只有通过自饿、去发、裸形等忍苦行为才能得到解脱。所以,这类苦行僧造像是宣传佛教苦行的造像。

苦行僧造像形态有释迦牟尼佛像特征,脸部形神是印度人的形象,说明佛教文化汉化中留存的印度佛教的痕迹。释迦牟尼曾是蓝毗尼国王子,厌倦世俗后悟彻人生解脱苦痛之道,潜身苦行于菩提树下而成佛普渡众生。

苦行僧头上无发,耸肩曲肘,颧骨突起,面颊凹陷,双眉相连,两足交叉,曲脖而坐,全身瘦骨嶙峋,颈、肋及手骨明显外露。苦行僧头形脸部是典型的印度苦行僧的模样,十分写真,颧骨突起,深目高鼻,面露微笑,非可憎之像。

从宋代以后,随着佛教中的禅宗日渐兴起,佛教也逐渐走向衰落其中僧人的大量减少便是一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修行。这类造像的教育意义大大超过其审美价值。木雕运刀流畅,线条自然,细微处纤毫毕现,不见雕琢之痕,对人物形体的把握相当出色,此为清代福建一带木雕神仙佛像之风格。

市场估价:人民币10,000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