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折叠式镜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黄花梨折叠式镜台

名称: 黄花梨折叠式镜台

制造年代: 明

材料: 黄花梨

规格: 49×49厘米,支起高60厘米,放平高25.5厘米

介绍

折叠式镜台,又名镜支,是梳妆用具。明代尚无玻璃镜,普遍使用铜镜,镜子后背有钮,拴以绶带,通常挂在支架上。镜台小巧玲珑,放在桌上可随时移动,十分方便,自是家居必备之物。

这件镜台上层边框内为支架铜镜的背板,可以放平,或支起约为60度的斜面。背板用攒柜做成,分界成三层八格。下层正中一格安荷叶式托,可以上下移动,以备支架不同大小的铜镜。中层方格安角牙,门成四簇云纹,中心故使空透,系在镜钮上的丝条可以从这里垂到背板的后面。其余各格装板雕螭纹。装板有相当的厚度,且为“处刷槽”,使图案显得分外饱满精神。底箱两开门,中设抽屉三具,四足内翻与蹄,造型低扁有力。

此黄花梨镜台色泽文雅,可平放的背板支起时,立即营造了另一个空间。背板上六块螭纹浮雕的重复使用,加强了装饰的节奏感,中间透空的云纹雕饰则虚实相应,符合中国传统的美学规律。整个镜支给人以富丽、灵秀、典雅的女性气息,具有明式典型的风格。市场估价:人民币140,000元。

镜支的收藏自成一系,为一些收藏家所珍爱。明及清前期的镜台主要有三种,即折叠式,俗称拍子式,是宋代流行的镜架演变而来的。图中这件镜台即为此式。不仅设计严谨,木工雕刻处处精到,看面用材也经过精选,且每块面板上都有深色花纹,是明式小型家具的精品。宋代镜架在《靓妆仕女图》中有见。折叠式镜台的保养主要是几点:首先是支架处结构纤细,容易折损;其次是箱体的对开门之合叶易损坏。这些都是须注意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