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甫

唐朝宰相(758~814)唐宪宗时宰相,地理学家。字弘宪。赵郡(今河北赞皇县)人。父栖筠,唐代宗朝为御史大夫。吉甫以门荫入仕,德宗时,任驾部员外郎,颇为宰相李泌、窦参推重,后出为刺史。宪宗即位,征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不久,入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得宪宗信任。元和元乐(806)剑南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刘辟据蜀,宪宗和宰相杜黄裳想发兵征讨,未决。吉甫密赞其谋,并请征发江淮军队,从三峡入川,以分刘辟之力,宪宗从之,同年,西川平。次年,吉甫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因赞助平浙西(今江苏镇江)节度使李锜之乱,以功封赞皇县侯,徙赵国公。三年,发生了一起贬谪制科考官和压抑对策高第的牛僧孺等的事件,吉甫因此遭到舆论指责(见牛李党争)。吉甫与御史中丞窦群不睦,为窦群所劾,遂自请出为淮南(今江苏扬川北)节度使。在淮南三年,筑富人、固本二塘,溉田数千顷,又修浚漕渠,使其畅通。六年,吉甫复入为相,奏准精简冗官八百零八员,吏一千七百六十九员,废京城诸僧的庄田、水硙免税主特权,以减轻贫民负担。他还恢复了夏州(今内蒙古白城子)到天德(今内蒙古五原东)的废馆(驿站),重新设置久废的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南),修筑天德军旧城,加强北方防御。
安史之乱平定后,淮西(今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少阳跋扈不臣。元和九年,吴少阳死,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吉甫认为淮西在内地,不能依照河北强藩父死子继的惯例,主张乘时进取,此议与宪宗意合。征伐淮西的策划由吉甫负责,但他于同年暴疾死。宰相武元衡、裴度等坚持讨伐,终于十二年平定淮西。
吉甫深明时政,为相时多所建树,著有《元和国计簿》十卷(已佚),汇总全国方镇、府、州、县之数与户口、赋税、兵员之状况;《百司举要》一卷(已佚),阐述职官源流职掌;《元和郡县图志》,为地理名著,深为后世学者所称道。
京剧票友李吉甫,男,京剧票友。工老生。
出生:1860年,咸丰十年(庚申)
活动年表
1914年,农历甲寅年:春阳友会票房成立
春阳友会票房在北平崇文区东晓市大街129号的浙慈会馆成立。创办人樊棣生。该会之名取“春阳明媚、生机旺盛”之吉意。名誉会长李经畲,票房规模设施,犹如正式剧团。特邀钱金福、姚增禄、鲍吉祥、李春霖、王荣山、曹二庚、律佩芳、诸茹香等来此授艺和指导排练。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姜妙香、姚玉芙、刘砚芳、余叔岩等以会员身份参加活动。红豆馆主、卧云居士、郭仲衡、言菊朋、包丹庭、朱琴心、王又荃、贾福堂、松介眉、张小山、蒋君稼、赵子仪、恩禹之、乔荩臣、世哲生、林钧甫、铁麟甫、李吉甫、柏心庭、孙庆棠、赵翰卿、樊杏初、许松庭、文一舟、潘致忱、周袼庭、钱仲明、邱伯安、沈云阶、陈远亭等均是该会的名票。由于人才济济行当齐全,文武戏均能演出,如《探母回令》、《失空斩》、《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单刀会》、《四五花洞》、《宁武关》、《连升店》、《九莲灯》、《石秀探庄》、《雅观楼》、《九龙山》、《广太庄》、《战宛城》、《一箭仇》、《四平山》、《铁笼山》、《挑滑车》、《长坂坡》、《通天犀》、《小放牛》、《打瓜园》、《湘江会》、《游龙戏风》、《贵妃醉酒》、《穆柯寨》、《三击掌》、《战蒲关》、《徐母骂曹》、《钓金龟》、《青石山》、《金钱豹》等。
英商仁记洋行买办李吉甫是李辅臣(天津籍人,任仁记洋行买办而发家,人称“仁记李”)之子,为英商仁记洋行买办。1910年李辅臣过逝之后,和其弟李志年接任该行洋行买办之职。兄弟两人各有分工,李吉甫负责进口,李志年负责出口。当时因为进口业务乏于出口业务,所以其弟李志年所做的一切为“仁记李”发财的重点。“仁记李”财产的另一来源是经营房地产,即借英租界扩充之机买进地皮,增价卖出,发了大财,并置有多处房产。李吉甫于1927年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