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为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当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活跃着一位既写小说又写诗歌,还写散文的多才多艺的青年作家,他就是洪为法。

为法,扬州人。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后曾执教于扬州第五师范。他是创造社第二期成员,也是创造社中惟一的扬州人,与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赵景深等文坛老将都是好朋友。创造社出版《洪水》半月刊的时候,为法也是这个刊物的编辑之一。《洪水》的名称,原是另一个创造社成员周全平起的,意为“上帝用洪水涞洗荡人间的罪恶”。它从1924年创刊到1927年终刊,虽然寿命并不长,然而影响却很大。郭沫若曾在《洪水》上同所谓“国家主义”公开论战;成仿吾曾在《洪水》上宣传“文学革命”的主张;鲁迅等中国进步作家为抗议帝国主义势力支持军阀孙传芳屠杀上海工人,也曾联名在《洪水》上发表《中国文学家对英国知识阶级及一般民众宣言》。《洪水》在旧中国的恶势力眼中,俨然是令他们颤抖的“洪水猛兽”。而洪为法,便是这洪水中的一股激流、一朵浪花。

创造社是当年文坛上最激进的文学团体,郭沫若是这个社的主要组织者。为法作为创造社成员,与郭沫若的关系极为密切。还在扬州教书时,他就经常与郭沫若鱼雁往来,这些珍贵的信件,不少都发表在创造社的刊物《创造周报》和《创造日》上面。1925年初,郁达夫在武昌师大聘请郭沫若去当文学系主任,但郭沫若因故谢绝了。当时许多人都劝沫若去就任,而洪为法的规劝给郭沫若的印象最深。郭沫若在《创造十年续篇》中写道:

武大出身的洪为法,当时是常和我通信的,他的劝法尤其直率。他说,要在中国文化界树立一势力,有入教育界的必要。中国人是封建主义思想的结晶,只要正式地上过你一点钟的课便结下了师生关系,他便要拥戴你,称你为导师,而自称为弟子。如仅是著书立说,不怕尽有人深切地受了你的教益,他是讳莫如深的。一会儿要和你道弟称兄,一会儿还要骂得你涅磐出世。这真是不合算的。他这番话,倒的确也道破了一部分的真实。

因为创造社的激进言论,当局于1929年将它查封,并逮捕了李初梨、彭康等成员。这时候,社会上一些小报纷纷报道说,洪为法也被逮捕了,因此引起了一些朋友的担忧。赵景深《文人剪影》一书中有《洪为法》一篇,写道:“看见几种小报都说起洪为法被捕,恐怕这消息不确吧。果然,几天以前,我接到为法的信,报告他的平安,并且也提起小报与他大开玩笑。”

为法以写美文著称。不但属于文学创作的那些文字写得美,属于文学理论的那些文学理论的那些文字也写得美。赵景深在《洪为法》一文中这样评介他:

他近来常写小品文。即使是写文学论文,其本身也是艺术。他的“绝句论”写得很漂亮,间或分撒着美丽的句子,使人读起来如听一个密友娓娓的谈话。他的《中国文人故事讲话》得到许多读者的赞美,因为他写得很轻松,跃动,同时在实质上也很充实;所引证的书大都是所谈论到的文人的同时人的记录,不得已才采用隔代人的笔记,这态度也是值得佩服的。

为法作为一个文人,很有些傲岸的脾气,不过,对朋友绝不如此。他曾邀请素不相识的叶灵凤、周全平到扬州来作客,亲自陪他们到香影廊喝茶,到瘦西湖看柳,到教场街怀旧,为的是他们都是创造社的朋友。这种感人的友情,使得叶灵凤在多年以后所写的《烟花三月下扬州》里,还兴致勃勃地提到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我同洪为法一起坐在瘦西湖边上那家有名的茶馆“香影廊”喝茶,有一个乞丐大约看出我是一个外地来的“翩翩少年”,竟然念出了杜甫赠李龟年的那首绝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喜得洪为法拍手叫绝,连忙给了他两角小洋。

当年扬州有许多所谓“诗丐”,洪为法为这种“诗丐”鼓掌的事,活脱地表现了他的诗人气质。

为法的作品,小说集有《长跪》、《呆鹅》,诗歌集有《莲子集》,散文集有《为法小品集》等,可惜都已绝版多年。现在,我们只有在郑伯奇所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里还能见到他的作品。他在《洪水》上发表的小说《父子》写了一群芸芸众生的可怜相,至今为治现代小说史者所不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