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尔人骑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阿瓦尔人骑兵

阿瓦尔人骑兵

阿瓦尔人即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柔然,《魏书》、《北史》均称为“蠕蠕”。据《魏书》记载,“柔然”为其自号,“蠕蠕”是北魏太武帝因为打仗缺乏头脑,而且像虫子一般,故改其号称之。《草原帝国》一书引自拜占庭家西摩卡塔的区分法,把柔然人称为真阿瓦尔人,居于少数;瓦尔部和昆尼部称为假阿瓦尔人。

至560年前后,阿瓦尔人的版图已经从伏尔加河延伸到多瑙河河口。阿瓦尔汗把他的篷车驻扎在多瑙河北岸,他向北攻打斯拉夫各部(安特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文德人);向西进入日耳曼地区,最后在图林根的一次大战中被克洛维的孙子、法兰克王西格伯特打败(562年)。阿瓦尔人遂向黑海撤退。

至六世纪末,阿瓦尔人的势力范围南起亚得里亚海,北至波希尼亚,东临喀尔巴阡,西及阿尔卑斯。还是征服了原先住在这里的众多斯拉夫部落。即使在全盛时期,阿瓦尔军队的规模也只有五万人左右,其中还包括了依附的匈奴人和巴尔干人。作战时,总让被征服的民族组成的步兵(主要是斯拉夫人)站在前列,而阿瓦尔骑兵作为决定性的打击力量放在中央。他们带来的军事革新很快就被采用,体现在拜占庭重骑兵的装备上。阿瓦尔人的贡献是木框、皮面的马鞍,马镫,以及用多层薄铜片穿制的护喉。据认为,马镫是阿瓦尔人带入欧洲的最重要的革新,极大的增强了骑兵的马上格斗能力,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坐骑,可以在马上站起来;并且将双手解放出来,不用像以前那样紧紧的抓着缰绳,可以装备更大更重型的防盾。

对阿瓦尔人最后的一记重击来自于法兰克的查理曼大帝。791年8月,他为反击阿瓦尔人三年前的侵寇,亲自进军阿瓦尔汗国,一直打到多瑙河和拉布河的合流处。但没有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在饱经灾难之后,阿瓦尔人已无力使自己免受来自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的双重压力了。查理曼统治末期,在他的许可下,阿瓦尔人由可汗帖奥朵勒率领放弃了多瑙河北岸,迁往卡农图姆和沙巴里亚之间的班诺尼亚西部。多瑙河东部落入了保加利亚手中,它包括匈牙利南部、瓦拉几亚和巴尔干山以北的保加利亚。西部地区先建立斯拉夫人和巴伐利亚的殖民地,九世纪后期这里兴起了斯拉夫人建立的大摩拉维亚国,它包括从波希米亚到班诺尼亚之间地区。九世纪末马札尔人从东方来到阿瓦尔人的故地,成为又一个新的“阿瓦尔人”。但昔日强盛一时的阿瓦尔人已无踪可寻,只成为了一个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名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