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7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米格-17

米格-17

米格-17是单座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在米格-15比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约所起外号“壁画”。1948年设计,1949年12月开始试飞,1952年进入前苏联空军服役。米格-17约有5~6个型号,主要型别是米格-17C型和米格-17D型,C型是昼间战斗型,D型具备一定的全天候作战能力。除前苏联生产外,波兰和捷克等国进行仿制。米格-17生产量大,据估计各型总共生产约9,000架。前苏联、波兰和捷克均于1958年停产。六十年代末,在前苏联退出第一线。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米格-17大量出口,使用国家包括欧、亚、非的20多个国家,如捷克、波兰、罗马尼亚、越南、朝鲜、埃及和乌干达等。目前,在一些小国空军里,米格-17仍是一支重要力量,除完成截击任务外,主要用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我国于1956年开始由沈飞仿制米格-17,国内编号歼-5,从1966年12月正式定型投产,到83年底共生产974架,目前歼-5已全部退出现役。

Mig-17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11.3(机长)×9.6(翼展)×3.8(机高)米。

机翼面积:22.6㎡。

空重:394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534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6070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1145公里/小时(1.0马赫)。

实用升限:16600米。

爬升率:76米/秒。

航程:1340公里(不带副油箱)。

1台ВК-lФ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2600千克,加力推力3380千克。

武器系统:1门H-37型37毫米航炮,2门HP-23型23毫米航炮。还可携带250公斤炸弹,或16枚57毫米C-5火箭弹,或两枚240毫米C-24火箭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