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王永江
王永江

一、王永江,字岷源.号铁龛,奉天省金州(现大连市金州区)人,清末民初学者。祖籍山东蓬莱县,生于辽宁金州。20岁以县试第一考取优贡,步入仕途。卒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享年56岁。他是张作霖奉系军阀中的重要成员.是张作霖理财能手,曾出任财政厅厅长、东三省官银号督办兼东北大学校长,以至后来任奉天省代省长等职。

王永江年轻时便博览群书,才学过人.为人头脑敏捷,又善医道,在辽阳警政供职期间,深得袁金铠赏识。民国初年。王永江任奉天省城税捐局长时,始见张作霖。由于张出身草莽(只有三年文化),没把王永江放在眼里。自命清高的王永江心中不悦,又不好发作。后来,由于张作霖执政初期,东北金融紊乱,财政收入拮据,日本人利用金票、钞票与奉票争夺市场,加之奉军兵源复杂,军纪不整,多出身绿林,无法无天。张作霖很上火,开始招贤纳士,对下属说:“吾辈中谁有治国安邦之能人,我将高薪启用之!”袁金铠趁机推荐了王永江。张作霖忌他盛气凌人,不愿启用。袁金铠说;“岷源年轻时就出人头地,被金州人誉为‘二陆双丁’,连锡良总督大人都夸他为‘奉省办警政的第一人’,此人可委以重任!”

l916年,王永江出任奉天省督军署高级顾问,旋即为全省警务处处长兼奉天警察厅厅长,始得张作霖信任。

1917年,张作霖委任王永江为奉天省财政厅厅长兼东三省官银号督办。王永江如鱼得水,干得很出色,财政收入迅速好转,国库得以充实。从此,他深得张作霖的赏识相器重,每每言听计从。

民国15年(1926),鉴于军阀混战,借病请假回籍,从事著述。著有《读书偶得》、《铁龛诗草》(二集)、《易原窥余》、《阴符经注》及《医学辑要》、《痼疾窥余》等。亦精书法,摹拟王右军,笔意饶有风致,东北大学校训"知行合一"匾额乃其手笔。

1927年11月1日,王永江病逝于金州,终年56岁,葬于金州肖金山。时张作霖在北京,特派袁金铠来金州致奠,并赠葬仪金5000元。

二、王永江 男,1936年4月生,辽宁省宽甸县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班。北京邮电大学管理与人文学院教授。兼任全国邮电高校社科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中国劳动学会等十余家全国学术团体理事、北京市劳动学会专职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市场营销学、邮电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职业指导等教学与研究。197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未定稿》发表了《论公有制企业的竞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及其竞争规律。1980年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试论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较全面阐述了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所有制结构。在1980年《经济问题探索》发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论述了劳动力流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规律,同年提交中国劳动学会成立大会的文章中提出“失业不是社会制度的产物,而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失业问题”。从1979年至1998年共在全国百余家电台、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340余篇。出版《中国社会主义劳动问题》、《劳动经济学》、《中国国情教育教程》、《邮电劳动经济学》、《帮你选择职业》、《劳动就业管理与实务》、《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等20余部专著、教材、编著。其中多篇文章、著作获评比奖。第一个教师节获北京邮电大学优秀教师奖;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北京市马列主义公共课优秀指导教师奖。现继续从事劳动就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者创新能力开发的研究与教学,为教育事业、劳动事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等继续辛勤工作。

王永江男,1943年12月生,湖北省鄂州市人。鄂州市八一钢铁厂,科长、高级会计师。1963年毕业于湖北机专,同年9月开始从事财会工作,至今已有34个春秋。曾任鄂州市八一钢铁厂财务科会计,主管会计,副科长、主任会计师、科长,兼任厂科协副秘书长,市会计学会副秘书长,省冶金财会学会常务理事,曾受聘市会计咨询服务技术顾问,特邀会计师,特邀审计师,电大、函大兼职教师,《财会 》特约 员等。几十年来,在加强企业管理,强化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可谓是呕心沥血,为企业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培养财会人员方面,先后共兼职办班26班次,培训学员达2300人次,授课深受学员好评。在学术交流方面,先后撰写论文8篇,其中2篇获鄂州市优秀论文2等奖,2篇被《湖北财税》、《财会 》编辑部选用刊载,其中“在投入产出包干责任制下的会计核算”一文,曾财政部来函拟选入全国会计师论文选要求适当修稿,因工作忙而放弃。[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