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南乐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徐水南乐会

南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吹歌,主要流传于河北保定北部一带。徐水南乐吹歌在明清时期就广泛流传,南乐会的乐曲最早由佛寺传出,由一冯姓游僧来此化缘时传授给当地人。

徐水县安肃镇南城村南乐会在保北一带很有名气。南乐会的主要乐器有大管、唢呐、笙、笛子、喇叭号、大鼓、二鼓、大锣、底胡、板胡、堂鼓、盆鼓、铙、镲等十几个种类。演奏时,由大管领奏,打击乐配音,一般使用4度和弦和8度和弦。乐谱原来使用古老的工尺谱,后来改用简谱。演奏形式上原来多以大齐奏单一旋律为主,后来逐步掌握了多声部转调乐曲的演奏。

南乐会能够熟练地演奏古典乐曲和现代乐曲,代表作有《英雄们战胜大渡河》等,气势雄壮,热情奔放,声音雄厚,器乐声色鲜明,强弱、快慢对比强烈。南乐会的古曲《拉般》曲谱还被中央民族乐团采用并赴维也纳演出。目前,南乐会经常参加活动的有六七十人,演奏乐曲近百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