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结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京胡结构

京胡由琴杆、琴筒、弦轴、千斤钩、弦马、琴弦和弓子等部分构成,琴杆、琴筒都是竹制,琴杆置有千斤钩,筒口蒙蛇皮,用马尾弓拉奏。

京胡由琴杆、琴筒、弦轴、千斤钩、弦马、琴弦和弓子等部分构成。琴杆又名担子,多用紫竹、白竹或染竹制成,通常有5 节,在上方的第一和第二节上,各装有一个弦轴,下端的底节插入琴筒中,在筒里的一段杆身上,开有长方形、前后对穿的风口,它是琴筒的复共鸣部分。

琴筒为圆筒状,用毛竹制成。20世纪70 年代以后,也有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的。筒的前口蒙以薄而坚韧的蛇皮或其他新股膜料。琴筒是京胡的音响共鸣部分,琴弦的振动通过弦马传导到蛇皮上,然后波及筒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强而有力的音响,音色清脆、嘹亮。

弦轴又叫轸子,多用木质细腻、颜色姣艳的黄杨木制成,也有使用黄檀或大檀木的。千斤钩是用铜丝或铅丝制成的S 形小钩,前弯钩住两根琴弦,后湾用细丝弦系在琴杆第三节的中部,它是划定琴弦有效强长的固定点。

弦马用竹材制成,有桥空式和空心式两种。琴弦是京胡的发音体,原用两根丝弦,系在下轴的弦较细,称外弦,系在上轴的弦较粗,称里弦。现多用钢丝弦,音准比丝弦好,发音清脆,不易断弦。

弓子用富有弹性的江苇竹制作,两端烘烤出弯来,竹子细的一端在弓的尾部,系上一股马尾而成,马尾置于两弦间摩擦琴弦而发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