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贵州大学教授徐静,1963年5月生。女,中共党员,贵州农学院经济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贵州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成员、研究员,贵州省省管专家。2001年获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获贵州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曾经处于短缺经济时代的中国,由于对GDP奇迹的超常期盼和对高速增长目标的强烈追求,往往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忽略了对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圈的建立。基于对这个缺陷的关注,徐静便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方向定在了当时还是“冷门”的生态经济上,成为贵州改革开放后最早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学者之一。
为了能全面收集到有关生态经济的资料,徐静从整理目录索引开始,几乎查遍了省、市图书馆的相关图书、文献,并在若干大型课题的研究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证调研,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和较前瞻的视角:定研究方向而不惟研究方向,在多学科的交流中,在注重理论和关注实践的结合中,立足贵州而不局限贵州,在国际国内大环境的视野中,在东西部不同区域发展的比较中,探讨中国的西部、西部的贵州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在20世纪90年代初,她第一次主持国家青年社科基金项目“贫困山区人口与生态协调发展研究”。此项研究是对贫困山区人口与生态关系日益恶化的原因进行深层分析,对两者失衡的原因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突破了局限于对“人口膨胀”这一几乎是导致所有地区人口与生态矛盾激化的直接动因的分析,突破了局限于对抑制人口增长这一适合于任何地区的一般性单项决策的探讨,突破了长期以来对缓解贫困山区人口与生态矛盾对策的探索。由此揭示了人口密度并不高于发达地区的边远山区贫困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了通过控制人口和提高环境人口承载力的双向对策来缓解矛盾的办法。这项研究成果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验收后作为优秀成果摘登于供中央有关部委参阅的《成果要报》。
2001年至2003年,徐静再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把研究的视角更多地集中在探索新时期西部可持续开发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结合点上。作为一个贵州学者,徐静更多的研究是立足应对本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尤其探讨了像贵州这样的较落后省份,在西部大开发中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的两难困境和多重对策。
伴随着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徐静的收获可谓是硕果累累。她先后发表了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5部。论文《西南开发与对东南亚的开放》发表于国家权威期刊《经济科学》;《贫困山区人口与生态关系的特殊性》和《贫困山区人口与生态矛盾激化的深层原因探析》发表于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发表于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发表于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贫困地区开发导向转变与环境人口承载力的提高》发表于国家重要学术期刊《林业经济》。专著《中国地区差距与西部大开发战略》于2000年7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发•保护•崛起》于2004年1月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2000年7月,作为主要作者参加撰写的论著《东西差距与社会稳定》,获贵州省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1年11月,她独立撰写论文《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获1999年至2000年度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12月,她独立出版的专著《绿色的诱惑》获贵州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3年2月,徐静获贵州省省管专家称号。
光阴荏苒,徐静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那份执著:个人的业绩和成功事小,能否对社会作出贡献事大,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评价更为重要。
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研究员徐 静(1931— ),女。吉林吉林人。1948年至1950年,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学习。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至1955年,任中国医科大学解剖系组织胚胎学教研组助教,华南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组助教。1955年至1956年,在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6年至1959年,在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组攻读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至1965年,任广州中山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组讲师,首都医院基础组实验形态学研究室第一副主任。1977年后,任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副局长、局长、副研究员、研究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广西大学教师徐静,女 硕士 教师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教
1995.8-1999.7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99.8-2002.7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机械工程方向
2002.8-至今 留校任教

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徐静 女 1972年6月29日生 主治医师,讲师。9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分配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工作,长期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临床及教学经验。现在第三军医大学心血管内科攻读硕士研究生
专业特长:糖尿病及并发症诊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治、糖尿病心肌病的机理研究
学术成就:国家核心源期刊4篇,参编专著1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