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军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实现光复汉室、统一全国的大业,曾统率蜀国大军,六出祁山,与司马懿统率的曹魏大军在天水展开军事对垒,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在天水境内,至今遗留有大量蜀魏战争的遗迹,诸葛军垒就是其中值得一提的古迹。

相传蜀军行军打仗时每人身上背着一个"乡土袋",袋中装着家乡的泥土,到了异乡饮水或吃饭时,在饮食中撒入一小撮家乡泥土,可防止水土不服。在诸葛大军攻下天水城后,发现这里的水质很好,不用乡土袋中的泥土也没有一个士兵不服水土的。再者,在天水境内将是一场恶战,乡土袋变成累赘。于是,士兵们在天水城东门外,解下身上“乡土袋",把袋中的泥土倒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丈八高的大土墩。

天水城东门外地势开阔平坦,是练兵演阵的理想之地,诸葛亮正好利用了这个土墩。他经常站在高高的土墩上指挥训练军队,整顿军纪,布兵点将。后来,这里成了人们凭吊诸葛亮的胜地,取名为"诸葛军垒"。

"诸葛军垒"为古秦州八景之一,在秦城区城东岷山路南。原为底大顶平的圆锥形土墩,高丈余,墩前有碑亭,碑若房门,广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肃穆幽雅。每当正午,艳阳高照,诸葛军垒上没有投影,当地乡民又称"无影墩"。《天水县志》对此也有明确记载。

历代诗人游客为诸葛军垒写下了不少赞美诗章。罗家伦赋诗赞曰:"一树横挡天水关,相传故垒仰攻难。渭河浪卷英雄去,剩有寒云自往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