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

学科概况旅游管理学学科是工商管理学科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旅游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中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与各类企业从事旅游事业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虽然这门学科的产生,在我国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不但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方面,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经济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旅游管理学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已成为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

本学科点的研究范围侧重于研究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业务领域。

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现代旅游业,根据旅游业形势的发展培养拥护党的路线,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导游、旅行社、旅游景点景区、旅游购物商店等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研究方向1.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企业管理方向从旅游服务企业的特点出发研究旅游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旅游需求的特点与旅游服务的组合问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特点;饭店旅行社企业集团化经营问题;旅游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旅游服务文化与伦理;中外旅游企业管理比较;旅游行业管理的组织体制与产业政策,我国旅游行业管理现状及体制改革;全球化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问题。

2.旅游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市场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方向包括对旅游企业营销和旅游目的地营销两个领域进行的专门研究。旅游企业营销主要是研究旅游市场规律和旅游产品特色;旅游企业营销的理论、方法、战略与策略。旅游目的地营销从现代旅游空间系统角度剖析目的地市场运动规律,结合对目的地管理的总体分析,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旅游营销战略、营销计划以及营销控制方案。

3.会展服务与管理

会展服务与管理方向包括会展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会议、展览的组织流程,会展实务、会展营销与客户服务、场馆管理,展位设计、工程搭建、展品运输、商务服务、展馆清洁、垃圾处理、餐饮服务,展会营销理念、展会的组织、成本控制、展会服务、定期发布研究数据和报告,会展营销管理、会展服务承包商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后勤管理、会展场馆管理、会展风险管理、会展融资管理、会展预算管理、会展人力资源管理。

4.旅游文化

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处理好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促进接待地整体的、全面的、持续的进步。可以使人们提高认识,自觉地处理与旅游有关的经济、社会、文化关系,促进接待地各方面整体协调发展。

5.旅游法规

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问题。

6.旅游经济

旅游产业的经济影响与经济动机。

7.旅游心理学

旅游行为的产生及心理学动机。

8.旅游教育

旅游教育教学规律。

就业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导游、景区景点讲解员、旅游产品营销与研发人员、景区规划与开发人员 旅游文化研究

经营业务岗位:计调、旅游线路策划员、外联销售人员

经营管理岗位:旅游财务人员、旅行社经理 饭店酒店管理人员

知识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中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旅游管理学》、《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业务》、《旅行社管理》、《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英语》、《旅游会计学》、《酒店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学》、《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景点规划与管理》、《旅游安全学》、《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生态旅游》、《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旅游财务管理》、《旅游项目管理》、《旅游信息系统》、《微观经济学》等。

开设学校大庆石油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鲁东大学、青海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延边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南开大学、长安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大学、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学院、黄山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民族学院、黑龙江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浙江海洋学院、 燕山大学、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绥化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上海商学院等

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②掌握有关旅游业和旅游企业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③熟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④能够熟练地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和英语语言工具;

⑤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制和学分要求

标准学制四年,修读年限3-6年。修满167.5学分

学位授予

管理学学士

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旅游景区综合考察、专业课程见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总计20周时间。旅游景区综合考察安排在第八学期(4月份);社会调查安排在每年假期;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7—10月份)。专业课程见习由专业课任课教师自行安排。

文化素质培养

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通过大学公共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的合理设置,以及第二课堂的完善建设,使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学习中,增强文化素质修养。具体措施为:

开设多学科专题讲座;

聘请专家、名家介绍国际及国内学术前沿动态;

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开展多样化校园文化活动;

举办读书沙龙,交流心得体会;

与国外学生建立联系与交流;

利用校园网、文艺刊物、班级墙报等各类载体,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学术争鸣、思想交流的园地。

创新能力的培养

1、加强教师指导工作。指导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专业教学中,启发学生分析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介绍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及学术争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2、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术信息和图书资料,注意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科研究方法。指导学生重视论文的撰写,以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并选择一部分高质量的学生论文在正式刊物上发表。

3、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专业技能模拟训练、课程见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旅游规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宣传策划等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在教学计划中设“专家讲座”。聘请区内、国内有影响的专家教授来该校,就旅游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学术发展动态等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接受旅游研究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

毕业条件及其必要的说明

学生修满167.5学分,CCT通过省级一级考试,CET四级达校标,体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成绩合格者,方可毕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