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名称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

外文名称 To Vlemma tou Odyssea(1995)

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

编剧: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Theo Angelopoulos

荷马 Homer ....poem (uncredited)

Tonino Guerra

Petros Markaris

Giorgio Silvagni ....screenplay

主演:

哈维·凯特尔Harvey Keitel

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更多中文片名: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 / 尤利西斯的凝望 / 尤利西斯的凝视

更多外文片名:

Vlemma tou Odyssea, To

Regard d'Ulysse, Le

Sguardo di Ulisse, Lo

片长:176 min

发行公司: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上映日期:1996年5月23日 匈牙利

剧情梗概:

有一部电影胶片,是记录巴儿干半岛在20世纪开始的生活,那时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电影的开端也是丛拍摄战争开始的,那么将近一百年以后呢?

东欧的国家开始拒绝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电影了,主人公是个东欧羿美国导演,来这里寻找那部电影胶片,可是战争爆发了,塞族人,穆斯林,还有斯罗文尼亚,到处都是战火,还有游行示威的人们,导演决定离开希腊的城市,漫游整个巴儿干,寻找那部胶片。

他找了辆出租车,并带上一个要回到家园的老婆婆,在她的家乡,老婆婆只发现到处是战争的废墟,却没有当年的家园。

然后到处是逃亡的难民,成千上万。汽车在大雪地里抛锚,司机说:“我们的国家正在消亡,我只是希望消亡的慢点”(其实,这是安哲落谱罗夫的呐喊)

导演在列车上继续旅程,突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看见自己童年的景象:德国人走了,他们唱歌跳舞(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字幕,1950,1951,1952)然后一群带着红色袖章的人们带走了钢琴,逮捕了家人,然后是现在。

导演在多瑙河里洗澡,他看见巨大的列宁的头像,被吊车吊在空中 ,接着又是一个战火中的城市,他找到了胶片,帝国的士兵正在与欧洲作战,纺织机前是面带愁容的妇女。

战争看似结束,他与胶片管理员以及他的孙女在大雾中跳舞,突然间善良的人们都在河的对岸被枪杀了,只剩下导演在哭泣,寻找到那部胶片又有何用?现代电影的胶片中不是依然记录着仇杀和愤怒。

然后电影结束了,非常的压抑,我认识的人都反对看这部电影,因为你要始终的沉思。

配合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而特别拍摄的艺术电影,系荷马史诗《尤里西斯》的现代版本,总共涉及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方言。故事描述流亡美国多年的希腊导演回故国放映他备受争议的一部影片,而他的真正目的是寻找三卷失落多年、据说是曼拿卡兄弟在电影艺术萌芽初期拍摄的反映百年前巴尔干人民生活风貌的电影底片。他登上一艘开往德国的货船,在贝尔格莱德获悉胶片被送往萨拉热窝。他终于找到萨拉热窝电影资料馆馆长,受战争影响,馆长已经不可能放映这些影片。导演结识了他的女儿,两人一见倾心。在萨拉热窝街头,随着几声枪声,导演的一位朋友已倒在血泊之中,他发出撕声裂肺的哀嚎。

幕后制作:

透过主角从南欧到东欧追寻电影的过程,导演用真实、虚幻交错的手法对巴尔干岛诸国的复杂历史和分裂现状作出各种反省和思索,最后在遭受战火摧残的萨拉热窝找到了答案。电影重现了导演对历史和人民的人道关怀,透过残破的风景和动荡不安的人心,将整个寻影过程笼罩于绝望悲凉中。片中出现许多富于象征意味的物象,如遭战火洗劫后的影城、多瑙河上巨大的列宁雕像等,均呈现出一种“凝视”的政治涵义。在这部政治性甚浓的电影作品中,安氏擅长的长镜头运用仍然让人眼亮,主题方面的讨论是否能引人共鸣则见仁见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