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钱票是指各种经营性或行政部门发行的小区域流通的货币,多在县或县以下的乡村流通。

这种小区域流通的货币名称是千奇百怪的,诸如钱票、银票、私票、花票、流通券、私帖、街帖、商帖、银帖、屯帖、代价券、土票、土钞、凭票、抵借券、工资条……硬币有银两、铜钱、铜元、银元、银角等。由于他们的初始形式在清代前、中期时被人称为钱票,我们也就将其泛称为钱票。这些钱票具有一般货币的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等。

钱票的出现是世界性的。在世界各国,近代经济创立初期都出现过私人发行纸币的阶段,如在澳大利亚,十九世纪初时,就出现了大量的私人期票,在流通领域里占领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发行期票的单位和个人来自于各行各业,上有殖民地的总督,下有平民百姓,由于私人期票发行太滥,而使期票在低于面额的情况下流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