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龙江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龙江镇

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乡镇概况

拥有中国家具第一镇之称的顺德区龙江镇,隶属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全镇面积7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万人,外来人口7万人,辖下22个村和两个居委会。 2000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8亿元,工农业产值66亿元。完成税收1.9亿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40.2亿元,居民人均存款约4.5万元,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OO七年九月四日,该镇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镇。

经济概况

该镇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坚持“工业立镇,工商并举,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建立起以家具、啤酒、饮料、家电等行业为支柱,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的工业体系。家具行业发展最具特色,1200多家家具厂遍布全镇各地,500多家由龙江人创办的家具企业分布全国。目前,龙江人加快将325国道临时搭建的简易“展示棚”改造为具有21世纪风范的龙江十里家具城,致力用家具行业大生产带来大市场和大流通,使龙江成为全国最大的家具生产基地和家具与原材料集散地。 2001年3月13日——16日,中国首次以龙文化为主题的家具精品展在龙江举行。更使龙江成为中国家具的亮点。

基础设施

水电、能源、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镇政府为适应城市化需要,及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加大力度营造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先后投入数亿元,新建、改建或扩建了一批医院、学校、幼儿园、文体中心、自来水厂等公共福利设施。自来水厂扩建工程的完成,使镇自来水日供水量由5.2万吨提升为12万吨,能满足全镇2006年前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同时,沿公路延深的绿化带将公园、广场、厂区和居民区为一体,构成一幅成为盛世太平、异彩缤纷的美丽长卷。

企业发展

龙江工商企业5300多家,主要由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构成,其中家具生产厂1200多家,有“中国家具第一镇”之称。在工业产出构成中,传统产业中的塑料、纺织制衣、家具、小电器、啤酒饮料等比例占70%。龙江农业以中高档淡水鱼养殖为主,建设有大型水产品收购站和冰鲜饲料市场,形成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整治基塘近3万亩,投入近1亿元;现代化水利设施建设投入5000多万元,农业生态环境和耕作条件得到改善。[2]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144608

79776

64832

家庭户户数

2677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00362

家庭户男

49846

家庭户女

50516

0-14岁(总)

26308

0-14岁男

14055

0-14岁女

12253

15-64岁(总)

111508

15-64岁男

63036

15-64岁女

48472

65岁及以上(总)

6792

65岁及以上男

2685

65岁及以上女

410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8208

下辖村

[8]

茶山村

杨梅村

上巷村

座各村

桂村村

横坑村

井头村

公田村

大布村

吉岭村

深坑村

2、海南省琼海市龙江镇龙江镇位于琼海市的西南部,与嘉积、万泉、石壁和阳江接壤,镇府所在地距嘉积城区23公里,整个区域沿万泉河中游南岸分布。龙江镇土地总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08亩,其中水田面积14435亩,旱田面积4273亩,全镇辖9个村委会,134个自然村,总人口有23205人,其中:城镇人口1143人,农业人口22062人。城镇规划面积118公顷,中心村规划9个。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5])

总人口

19575

10532

9043

家庭户户数

526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9509

家庭户男

10483

家庭户女

9026

0-14岁(总)

4518

0-14岁男

2716

0-14岁女

1802

15-64岁(总)

12566

15-64岁男

6794

15-64岁女

5772

65岁及以上(总)

2491

65岁及以上男

1022

65岁及以上女

146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8359

下辖村

[9]

蓝山村

南正村

龙江村

滨滩村

中洞村

博文村

蒙养村

深造村

南面村

3、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江镇乡镇概况

龙江镇地处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中部,距县城19公里,全镇总面积54.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107.7公顷,其中水田929.6公顷,旱地178.1公顷。辖内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07条自然村,总人口14044人,其中:农业人口11821人,城镇居民2223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石灰石、重晶石、铅锌矿等,近年来,已建立起以水泥、石灰、碳酸钙为主的建材工业,目前共有水泥厂两间,年产量分别为8万吨和4.4万吨,石灰窑200多座,石灰粉厂9间,碳酸钙厂1间,产品畅销全省各地,对铅锌矿(总储量约六千万吨)的开采,目前我们只采取严格的、稳妥的试探性开采,效益相当可观,且矿石品位高(在30度以上)易开采(离地表只有30-40米)。

经济概况

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3650万元,比上年下降20.89%,其中第一产业5650万元,比上年下降8.13% ;第二产13000万元,比上年下降29.47%;第三产业5000万元,比上年下降5.87%。农村人均收入3650元,比上年下降6.55%。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8479万元,比上年下降21.89%,其中第一产业5100万元,比上年下降9.73%;第二产业9370万元,比上年下降27.92%;第三产业4009万元,比上年下降19.8%。农村人均收入3300元,比上年下降9.59%。

200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6亿元,比2007年(下同)增长13.5%;工农业总产值7.2亿元,比增11%,其中:工业产值5亿元,比增13.8%,农业产值2.2亿元,比增6%;农民人均纯收入4528元,比增6.4%,财税收入800万元,比增57.5%。

【农业】

2001~2002年,龙江镇发展战略由“石头”逐步向“田头”、“山头”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订单农业,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以石前村为示范点,全镇形成一定规模。2001年,全镇种植蔬菜面积466.7公顷,其中冬种蔬菜面积266.7公顷,产值1517.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6.87%。2002年,种植蔬菜546.7公顷,其中冬种蔬菜352公顷,产值1974.2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71%,比上年增加30.06%。经济作物的种植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2001年,农业总产值5650万元,其中种植业完成产值5352万元,比上年增加2.61%;林业完成产值22万元,比上年减少53.19%;牧业完成产值242万元,比上年减少68.53%;渔业完成产值34万元,比上年减少71.19%。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5100万元,其中种植业完成产值4705万元,比上年减少12.09%;林业完成产值84万元,比上年增加281.81%;牧业完成产值248万元,比上年增加2.48%;渔业完成产值63万元,比上年增加85.29%。

【林业】龙江镇有林业用地6016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1083.2公顷,占18%。2001年,投入造林绿化资金30万元,完成造林面积133.3公顷,含荒山造林100公顷,迹地更新33.3公顷;完成四旁植树5000株,幼林抚育433.3公顷,成林抚育133.3公顷。全年参加义务植树630人次,植树4300株,森林覆盖率39.5%。2002年,投入造林绿化资金40万元,比上年增加10万元,造林233.3公顷,比上年增加100公顷,其中荒山造林200公顷,迹地更新33.3公顷,基本完成灭荒造林任务;四旁植树6000株,幼林抚育366.7公顷,成林抚育133.3公顷。参加义务植树650人次,植树4500株,森林覆盖率43.43%。2001~2002年完成了66.7公顷速生丰产林示范工程,目前树苗长势良好。引进外商植树造林,共投入资金50万元,种植南洋楹、细叶桉166.7公顷。加强森林管护,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两年来没有发生严重的山火。2002年,龙江镇被惠州市评为义务植树先进单位。

【工业】龙江水泥厂是内联企业,创建于八十年代初,年生产量4.4万吨。1994年,投入资金1200万元进行扩建生产线,扩建后年生产量8.8万吨,拥有固定资产2270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工人93人,2条机立窑水泥生产线,生产“青琼牌”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产品质量稳定,适用于民用建筑、桥梁建筑,享有信誉,主要销往深圳、惠州、海丰、陆丰等地。2001年,年生产量9.5万吨,年产值2000万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15.38%,上缴国家税金110万元。2002年,年生产量9.7万吨,年产值2100万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22.41%,上缴国家税金115万元。

继续巩固提高资源工业,在金融海啸,市场低微的形势下,2008年12月3日,召开镇民营企业座谈会,采取了系列措施,为企业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共度难关。

基础设施

通讯网络完善,目前已装有程控电话1000多门,手提电话及寻呼机全面开通,是龙门县第一个实现程控电话网络的乡镇。

水力及电力资源丰富,供给量充足,可承接大型工、农业企业的给水、给电,能全年度满足工业、生活用水用电。

文化教育

教育事业2001~2002年,龙江镇优化中小学校的配置,科学利用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抓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上新台阶。全镇6所学校(含普通中学1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3所)。2002年在校学生2665人,其中:中学生960人,小学生1705人。教师171人(含小学高级教师59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8.62%,小学升中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63%。被市实验中学录取的学生5人,被县重点中学录取的学生34人,占考生人数的16.35%,为历年来考取市、县重点中学最多人数的一年;考取中专、中技学校的学生142人,占考生人数的68.27%。2001年龙江中学被评为市一级学校,格浪小学被评为县一级学校。2002年,龙江中心小学被评为省一级学校,是龙门县乡镇中唯一一间省一级学校。

坚持教育优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教育强镇成果。筹集资金6.5万元用于奖教奖学,表彰了先进老师44名,优秀班主任23名,优秀学生68名,并向12名贫困学生发放了助学金。投入40多万元支持学校改善教学设施,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医疗计生

【医疗卫生】龙江镇有卫生院1间,卫生站5个。镇卫生院建有门诊、留医大楼,设有儿科、内外科、妇产科、防疫站,有病床24张,各种医疗器械不断更新,新购置了一台价值4万元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2001年,有专业技术人员46人,其中中医师9人,西医师23人,护士14人,全年收治门诊病人32624人次。2002年,医院有专业技术人员35人,其中中医师8人,西医师19人,护士8人,全年收治门诊病人33082人次。

【计划生育】开展宣传学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通过开展“一法一例”宣传和“万人评计生”系列活动,把广大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程度列入人口与计生工作目标管理年终考核内容,健全育龄妇女信息化管理和基层基础建设。计生服务所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再投入1万元,新添置妇科治疗仪,显微镜等一批器械。开展“三期教育”和“三查一服务”,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完成计划生育各项任务。2002年度,出生人口103人,出生率为7.34‰,自然增长率3.99‰,计划生育率为90.29%,多孩率为1.94%,落实“四术”140例,总节育率为92.57%,全年查环查孕1764人次,查环查孕率达93%。全镇新婚夫妇参加婚育学校学习68对,参学率100%;参加育龄期学习的101人,参学率98%;参加孕产期学习的96人,参学率96%;参加青春期学习的386人,参学率100%。龙江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个村被评为先进村,4个村被评为合格村,占全镇村委的62%。

严格落实层级包干责任制,经常性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全年出生率10.51‰;自然增长率4.5‰;计划生育率95.07‰;完成县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指标。

精神文明建设

2001~2002年, 龙江镇深入开展创建“星级文明村、文明户”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促进全镇文明新风形成。从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2002年度,镇委、镇政府授予石前村等两个单位为“十星级安全文明村”称号;授予429户家庭为“十星级文明户”称号;授予603户家庭为“文明户”称号。

武装工作

2002年,认真宣传发动,做好征兵工作,为祖国国防建设输送优质兵源,适龄青年参军热情高涨,全镇报名应征人数97人,送县体检32人,双检合格人数15人,获批准入伍9人,比去年增加44.44%,超额完成了县下达的任务。年内,龙江镇挑选黄荣权等4名民兵参加惠州市海上民兵团训练。海训中,4名民兵勇挑重担,刻苦训练,起到表率作用,黄荣权所带的班被评为先进班,黄荣权,曾瑞锋被评为海训先进个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1~2002年,龙江镇加强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勇于探索和实践,收到了初步的成效,小区发案率不断下降,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全镇划分为78个安全文明小区,覆盖率100%,达标率87%。镇综治办协调派出所、司法所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以打击“两抢一盗”全面推进“三打一扫”,坚持重典治乱,刑事发案明显下降。坚持不懈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聚众赌博、卖淫嫖娼以及各种色情活动明显减少。2001年,发生刑事案件17宗,破案9宗,破案率53%;发生治安案件49宗,查处48宗,查处率98%,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12万元。2002年,发生刑事案件13宗,破案8宗,破案率61%;治安案件37宗,查处36宗,查处率98%,抓获各类违法人员60多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85万元,社会治安秩序平稳。

大事件

暴雨袭击。受第6号“风神”台风的影响,6月26日、27日,镇内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降雨量达到268.5毫米,创历史新高。在暴雨的肆虐下,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111.5万元,幸无人员伤亡。

千人修路。7月31日,在龙江镇委书记王容生同志的带领下,镇政府及各机关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村(居)委干部和村民小组长1200多人参加了维修X224线公路龙江加油站至平陵凌潭桥1.8公里路段的千人共修希望路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X224线行路难问题。

冬修水利。投入大、行动快、效果好。12月12日,龙江镇府全体干部职工、各村委会干部、群众300多人齐聚龙江墟龙江村委至食品站路段整修龙江河,打响了龙江镇冬修水利第一仗。据水利部门统计,整个冬修水利大行动投入60万元,分步对龙江河、路溪河、龙平渠、路溪东西灌渠和一些陂头水闸、桥梁渠道进行整修,确保了农业生产用水。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王容生书记的斡旋下,拖了十多年的的龙学公路青苗补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农户领到了补偿余款,并向镇委、镇政府送上了锦旗。

城标揭幕。2009年1月17日早上,历时三个多月兴建的龙江城标举行揭幕仪式,城标上雕刻了“再创辉煌”四个大字,激励龙江人民再掀发展新高潮。

工作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本镇实际,提出了“三个规划”、“四个最”的工作目标。围绕“三个规划(即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四个最”(即社会风气最好、环境变化最大、办事效率最高、工作生活最开心)的目标,全力推进“一二三四五” (即打好一个基础、建好两个园区、定好三个规划、办好四件大事和创好五个品牌)工作,建设和谐、发展、美丽、开心新龙江。[1]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4])

总人口

14058

7639

6419

家庭户户数

314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2412

家庭户男

6450

家庭户女

5962

0-14岁(总)

3906

0-14岁男

2035

0-14岁女

1871

15-64岁(总)

8980

15-64岁男

5028

15-64岁女

3952

65岁及以上(总)

1172

65岁及以上男

576

65岁及以上女

59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1031

下辖村

[10]

龙江村

罗洞村

广尾村

六子园村

格浪村

石前村

岭咀村

良塘村

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龙江镇乡镇概况

龙江镇隶属龙江县管辖。位于县境中部,为龙江县城。滨洲线铁路从镇区通过。龙江镇全境总面积57平方公里,镇郊农村有耕地4万亩,主要种植蔬菜。镇办工业有白粘土场、柳编厂、修配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8594万元。全镇除城内分设12个街道外,还辖有镇郊三合、马场、鲜光、龙东、龙西、蔬菜、工农、良种场等8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11.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4万人;满、回、朝鲜、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镇政府驻地二道街。

历史沿革

龙江镇,原名“朱家坎”。据新编《龙江县志》载:清代中叶,为鄂温克、鄂伦春人5个“阿巴”(猎区)之一。鄂温克猎民于此开店,以酋长名字称其为“都鲁齐哈”。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设“土尔池哈站”,汉族人迁入后谐音为“朱鲁齐汉”,后简化为“朱家坎”。铁路通车后,人口逐渐增多。清末,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隶属黑水厅管辖,1909年(清宣统元年)改隶龙江府。中华民国成立后,1915年9月,隶属龙江县江西区管辖。1929年勘定街基。东北沦陷后,初为朱家坎保,1938年4月改设朱家坎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设置朱家坎区,1948年改为第三区。1952年设置朱家坎镇。1955年9月,龙江县人民委员会由富拉尔基迁驻朱家坎镇,遂为龙江县城。1958年9月,将九里乡并入朱家坎镇,并将朱家坎镇改为龙江镇,后称龙江镇人民公社。1980年恢复龙江镇名称。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

总人口

106332

53877

52455

家庭户户数

32022

家庭户总人口(总)

103357

家庭户男

52155

家庭户女

51202

0-14岁(总)

19802

0-14岁男

10222

0-14岁女

9580

15-64岁(总)

80880

15-64岁男

40798

15-64岁女

40082

65岁及以上(总)

5650

65岁及以上男

2857

65岁及以上女

279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8834

5、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龙江镇乡镇概况

龙江镇位于资中县城区东北,与安岳县周礼镇接壤,镇政府所在地蔡家场,距资中县城30公里,内江市区刃公里,安岳县城50公里。幅员面积兜.63平方公里,总人口135.73万,其中城镇人口3000余人,有回族10人,辖蔡家、月山、新政3个办事处,38个村、4个居委会、362个农业合作社。

自然资源

地属浅丘,蒙溪河过境,海拔355--434米,最高气温36~C;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无霜期295天。境内建有占地7000余亩、灌溉面积8万余亩的龙江湖和宝元水库,有3.5万伏变电站和装机容量800千瓦的清泉洞电站,资安公路横穿该镇。

经济概况

全镇有耕地面积5.12万亩,粮食作物主产小麦、玉米、水稻、红苕;经济作物盛产油菜、花生、海椒、水果等。1998年全镇粮食总产2.5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17880万元,出栏肥猪3万头。镇内有完中1所,初中3所,中心小学5所,村校27所;有“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有新政淀粉厂、龙成食品厂、机砖厂、面粉厂、酒厂、自来水厂、天然气公司等。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已全面开通,龙江湖、观音寺系著名的旅游胜地。

历史沿革

集市始建于明,1915年置蔡家乡。历经撤并,1951年建龙江区,取场镇龙洞坡之“龙”和临江寺之“江”得名,1992年撤区建龙江镇。

6、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龙江镇龙江镇汉中市汉台区辖镇。1950年设龙江乡,1959年改管理区,1961年改公社,1969年更名文革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市区西北部,距市区8公里,汉江东畔。面积26.5平方公里,人口2.6万。阳安铁路和汉龙公路过境。辖龙江、张码头、周营、柏花、竹林、王坟、新营、张山、谭堰、桂花、张营、西郑营、刘台、龙台、孤山、梧凤、黄营、唐营18个村委会。以农为主,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籽。镇村企业主要有农机修配、建筑、机砖、商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业。古迹有三国蜀汉荡寇将军张嶷之墓。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7])

总人口

24388

12307

12081

家庭户户数

7141

家庭户总人口(总)

24314

家庭户男

12250

家庭户女

12064

0-14岁(总)

5310

0-14岁男

2728

0-14岁女

2582

15-64岁(总)

17219

15-64岁男

8705

15-64岁女

8514

65岁及以上(总)

1859

65岁及以上男

874

65岁及以上女

98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3527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