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铜版

tóng bǎn

copper plate

又称“网目铜版”。一种照相凸版印版。专用于复制照片和带有浓淡色调的图画。拍摄底片时,在感光片前加网屏,使底片形成网点,借以表现出原稿的浓淡层次。多数用紫铜制作。主要用于印刷摄影图片和精致印刷物的铜制印刷板,有照相,电镀和雕刻三种制作方法。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钱币铜版日前首次在丰顺县汤坑镇被发现。该铜版分两块,为正面和背面。铜版长11.8厘米,宽6厘米,正面和背面分别刻有“金鼎昌公司毫票”和“商民合作银业毫票”、“通取用小洋壹毫正”以及“民国十九年九月一日”等反面字样。

该铜版最初为当时任汤坑商会会长的丁某掌管,几经周折流传下来。据他的后人和当地老人介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汤坑的商贸已经很发达,当时政府发行的银票面额较大,市场上小额零钞很少,给买卖双方造成很多不便,于是汤坑商会委托汕头某铸造厂制造了该小额钱版,印制了小额纸币,方便了本地商贸流通。原先纸币只在县内流通,后来发展到潮梅汕等地区都可以流通。丰顺县文物部门有关人士指出,该钱币铜版的发现,对研究上世纪初潮梅汕地区商贸发展和货币流通情况具有很高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