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着火点含义解释一

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必须要达到该物质着火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这个最低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着火点。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

解释二

着火点又称燃点。指可燃性液体表面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且能维持继续燃烧不少于5 s的温度。它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闪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初次发生闪蓝色火光时的温度。它比燃点低。例如酒精的着火点是696 K(423 ℃)闪点是286 K(13 ℃)。闪点也是可燃性液体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释三

着火点是使物质能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组织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着火点越低;导热系数越小,着火点越低。对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来说,火焰接触它们的情况和外界压强的大小也都有关系。

各种物质的着火点物质 着火点

氢 580~600

甲烷 650~750

乙烷 520~630

乙烯 542~547

乙炔 406~440

一氧化碳 641~658

硫化氢 346~379

聚苯烯 420

密胺 790~810

橡胶 350

软木 470

木材 400~470

横造纸 450

漂白布 495

木炭 320~400

泥煤 225~280

无烟煤 440~500

白磷40~60

赤磷 260

硫黄 190

铁粉 315~320

镁粉 520~600

铝粉 540~550

高温焦炭 440~600

可可粉 420

咖啡 410

淀粉(谷类)380

米 440

砂糖 350

肥皂 430

环氧树脂 530~540

聚四氟乙烯 670

尼龙 500

聚苯乙烯 450~50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