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烧酒

糟烧酒简介主产于南方黄酒产区,以黄酒压榨后的糟粕为原料,进一步发酵后经蒸馏而成。<<沈氏农书>>中记载了黄酒糟用来制造糟烧酒的方法。
糟烧酒是浙江的名特白酒,香气优雅可爱,深受消费者好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糟烧白酒、糟香酒需求量大大增加,仅用传统的黄酒糟板生产糟烧,周期短、产量低,己明显供小应求。如何提高糟烧酒产量、缩短生产周期,为此我们进行f改革性QC攻关。
糟烧酒历史糟烧或糟烧酒,是黄酒过滤后的酒糟经再次发酵,并经蒸馏得到的蒸馏酒。有的书将糟烧酒称为“酒汗”。
据考证,阿剌吉,轧赖机,阿里乞,哈剌基等名称都是个来?quot;Arrack" 的译音。关于"Arrack"这个字,在人认为在语源上它是"汗"的同义词。本来是指"树汁",后来发展成植物的液汁自然发酵成的酒。这个字即可指未经蒸馏的树汁及其自然发酵而成的酒,又可用来指经蒸馏而成的酒。"Arrack"这个字在世界各国古代都通行过,写法上稍有不同,如法语"Arac",德语"Arrck","Rack", 荷兰语 "Arak" 或 "Rak",葡萄芽语"Araca"。(吴德铎:"阿剌吉与糟烧酒",<<辉煌的世界酒文代>>,成都出版社,1993年)。通过对一些国外酒史资料来看,古代用"Arrack" 等名称所指的酒一般都是糟烧酒。
糟烧酒原料由于一般黄酒生产厂的黄酒糟板,满足糟烧酒的原料需求,为此我们选择犷粕米作为原料。其原因是浙江玫瑰醋均以粕米为原料,出醋率达到2.25kg /SOOg,白洒要求无杂味,而粳米、糯米淀粉质含量高,粘性大,价格又比粕米贵,为此主原料采用价廉物美的粕米。为使原料得以充分利用,将粕米磨成粉后酿制,同时改用糟板拌稻谷壳,封糟用糖化酶和白洒}酵母,使其发酵更完全,从而减少白洒杂醇油。
糟烧酒生产糟烧酒的传统生产方法是采用黄酒糟板生产的,生产周期长、产量低.该文是采用籼米为主要原料,同时改用黄酒糟板拌稻谷壳,封糟用糖化酶和白酒干酵母.采用该技术生产的糟烧酒质量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出酒率.
糟烧酒生产工艺流程加水糖化酶
粕米粉一一蒸煮—一糖化—一发醉一蒸馏
操作要点
1.蒸煮
将粕米用钢磨磨成粉状,由于粕米粉比糟板有悬浮,蒸煮时易蒸熟。水采用白洒生产残液—糟卤水代,既解决废水处理,又能缩短发酵周期。粕米粉与糟性替卤水比例为1: 2.10
2.糖化
将蒸煮后的米浆醒用卫生泵,泵入小锈钢糖化锅内,加入适量糖化酶制剂,糖化温度控制在55℃以上,以免产生细菌而影响产洒率。如采用数曲浸汁作糖化剂,糖化时间一般为15min}30min,若直接采用数曲,一般为30min}60min。
3.发酵
将糖化后的醒液压入发酵池(或罐),加入白洒}酵母,醒液发酵Sd。此时必须及时对醒液进行检测,特别是洒精度含量的多少。
4.关于出酒率控制计算
原酒(白酒)合格产晕: Ct>
原料出酒率二—x 100%
原料总耗用x: Ct>
原酒(白酒)含酒产晕:Ct>
淀粉出酒率二——x 1000/u
淀粉耗用x:Ct>
折合标准水分含晕
出曲率二—x 1000/u
投入原料晕
用曲}: x原料淀粉含晕
出曲含淀粉二—
出曲率
5.蒸馏
将传统摊糟法改为水泥发酵塔封糟发酵,以解决杂菌污染问题。将密封发酵后的洒糟料从发酵塔中取出,拌入10%左右稻谷壳,入单式蒸馏器中蒸馏,即得新法头吊糟烧。
7.复制糟烧
加1:4糊肉水冷却
蒸馏后所得残渣—一蒸煮加压进行糊化—一
冷却加糖化酶
糖化—一发醉2d->蒸馏
加酵
采用此法可以降低蒸气能耗,有利于降低成本。
8.勾兑
一次所得烧洒,需进行勾兑,经化验、经膜过滤后灌入洒坛。后用竹著、竹篾丝扎日,上泥封,入库陈酿。
糟烧酒存在问题有待研究糟香洒日久有“微黄色”产生,有待进一步解决。是否可采用浙江地质研究所的皂十澄清剂进行澄清,废渣如何处理的问题仍有待研究。
糟烧酒利用美食一
原料:
青鱼 一条
酒酿 800克
火硝 3.5克
糟烧酒 1500毫升
白糖 2250克
绍酒 5000毫升
精盐 750克
制法:
1、将青鱼放在案板上,不去鱼鳞,用刀从尾部沿着背脊剖至头部,劈开头颅,剖成鱼腹相联的两片,挖出内脏和腮,斩掉牙齿,刮尽腹内黑膜,用干净的布揩尽腹腔。
2、将精盐和火硝拌匀,擦遍鱼的全身,背脊骨处要多擦两遍,在背部厚肉处用竹签扎几个孔,以便将盐硝塞入,防止霉 变。再放入大缸(鱼鳞朝下)上面用大石块压住,过7天后取出,用清水洗尽,在日光下晒10天左右。
3、将鱼干切成10厘米长,3.5厘米宽的小块,装入小瓦坛。将酒酿、白糖、绍酒、糟烧酒调制成汁,倒入瓦坛浸没鱼块,用两片毛竹交叉叉入鱼干,然后用粘土密封坛口,放入阴凉处腌糟四个月。
4、食前将鱼干放入品锅,加原卤汁、白糖、绍酒至浸没鱼肉,加盖,上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至鱼肉成鲜红色时即可。食用改刀装盘,浇以蒸制的原汁即可。糟鱼的老卤滤去杂质,高温消毒后,放在干净的罐内,并用粘土密封,留待次年再用,质量更好。
特点:
青鱼肉质肥美,富含蛋白质,经过冬天腌,初春糟,夏天供应,肉色白里透红,糟香扑鼻,味鲜甜,贮存方便,是佐酒佳肴。此菜是杭州传统风味名菜。
美食二
糟鸡的原料:
主料:鸡(1500克)
调料:香糟(80克)糟烧酒(100克) 盐(20克) 味精(3克)
制作工艺:
1. 净越嫩鸡放入沸水锅中,汆2 分钟捞出,清除血沫;
2. 再放入另一只炒锅内,舀入清水浸没,置旺火上烧沸,放用小火焖约20 分钟;
3. 将锅端离火口,任其自然冷却,捞出;
4. 把鸡头、鸡翅剁掉,鸡身剁为4 块,用精盐、味精擦透;
5. 将酒糟、糟烧酒混合搅匀;
6. 取瓦罐一只,在罐底先倒入糟酒一半,铺
上消毒纱布,再将鸡块放入罐内;
7. 另取消毒的纱布一块,盖在鸡块上面;
8. 然后,倒入余下的酒糟压实,密封罐口,存放两天,即可食用。
[编辑] 小贴士:
1. 此菜所用糟烧酒、香糟以绍兴产为最好,糟烧酒用50℃为宜;
2. 此菜需准备香糟1000克、糟烧酒150克,做腌鸡用;
3. 选用当年阉过的雄鸡最好,越鸡产于绍兴一带,是当地特产之一,其鸡肉洁白肥嫩,鸡骨松脆,宋代时,越鸡就很有名。
历史文化:
“糟”,是用大米制作绍酒的副产品,因其气香、醇和、味厚,厨师常常用糟调味。此菜以绍兴所产”越鸡”和“酒糟”精制,具有肉质鲜嫩,糟不粘鸡,鸡含糟香的特点,绍兴酒糟丰富,且农家又自养“越鸡”,因此,民间也常以此菜招待客人,流传省内外,杭州制作亦佳, 1956年浙江省认定为36种杭州名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