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书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元书纸

竹纸的一种。古称赤亭纸。采用当年生的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笔书写用纸。主产于富阳市。生产历史悠久。北宋真宗时期(998-1022)已被选作“御用文书纸”。因皇帝元祭(元日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改原称为元书纸;又因当时的大臣谢富春支持此纸生产,故尚有谢公纸或谢公笺之称。特点是,洁白柔韧,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着墨不渗,久藏不蛀、不变色。在古代用于书画、写公文、制簿册等等;新中国建立后,主要用作学生大楷簿,裱装画轴等。此外,还可作上等包装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