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腹雪鸡

名称中文名:暗腹雪鸡
拉丁名: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Tetraophasis himalayensis
英文名:Himalayan Snowcock
别名:高山雪鸡
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鸡形目,雉科,雪鸡属。
特征全长约58cm。通体棕色具黑褐色不规则细纹。头顶至后颈灰褐色,侧有一缘以栗色的白带。初级飞羽白色,具暗色羽端,并杂以黑褐色斑纹,次级飞羽暗褐色,具灰褐色虫蠹状细斑;尾羽棕色,中央尾羽淡棕色,各羽杂以暗褐色虫蠹状斑。颏、喉白色,胸部浅棕具黑褐色斑,下腹和腹部暗灰而杂以砖红色粗纹。
习性为典型的高山耐寒鸟类,通常栖息于海拔2500~5500m的高山和裸岩地区及高山草甸和稀疏的灌丛附近,夏季分布的上限至雪线,也常见在雪线之上觅食,冬季下迁到山势较低的灌丛附近或草坡。平时3~5只或一个家族集群,多则可达到数十只一群;脚短健而有力,善跑,很少飞。主要食植物性食物,春季主要以羊茅草、委陵菜和野葱为食,夏、秋季主要以棘豆、羊茅草为食,冬季主食羊茅草。全年各季均广泛选食栖息地内的多种植物(黄人鑫、刘??发,1991),还吃一些蝗虫、甲虫等昆虫。常同有蹄类在一起,在其践踏处或粪便中寻找食物。每年6月下旬至8月份为繁殖期,巢置于裸岩裂缝或岩石凹陷处、灌丛下较隐蔽的地方,每窝产卵7~12枚,雌鸟孵卵。
分布范围中国国内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布克赛尔、塔城、托里、温泉、博乐、霍城、昭苏、温宿、喀什、和田;青海柴达木盆地德令哈、都兰、祁连山系西部及以南各山脉(党河南山、哈梅尔山、库库诺尔岭、布尔布达山以至青海湖以南山脉);西藏阿里地区日土、改则;甘肃西北部张掖、武威、酒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碌曲、玛曲等地,均为留鸟。
国外分布于帕米尔、阿富汗、克什米尔、拉达克、西昆仑山及喜马拉雅山(国外部分)。
濒危等级已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稀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