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闽学

朱熹因在福建讲学,弟子多为福建人,形成的学派世称“闽学”。朱熹自号“紫阳”,后来学者称朱熹为“紫阳夫子”,闽学又称“紫阳学派。(参考陈吉生撰《试论中国民族学的八桂学派》,载《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1130~1200)创办书院,讲解经书,宣传理学,培养了大批弟子,并由此创立“闽学”学派。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代表了理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朱熹在宋明理学家中最重视知识训练,并把知识的培养与首先的修炼结合起来,这些思想为明中叶以后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精神资源。朱熹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的成就,为理学之集大成者。在朱学思想体系中,不仅熔铸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而且还吸取了佛、道思辨哲学的营养,更定于理论思维色彩。

朱子之学在宋元之际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17世纪欧洲人开始注意朱学,18世纪初有人翻译了朱熹的某些作品,可见,朱子之学的研究已超越了国界,朱学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哲学理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