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镇
区域概况受降镇是浙江省富阳市辖镇,杭州市首批小康乡镇、新农村乡镇之一。镇面积54.3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占67.5%,耕地仅占8.5%,辖11个行政村,2000年底总户籍人口16844 人,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1。
受降镇位于浙江省富阳市东北部,东邻西湖区转塘镇,南与富阳镇新民村和西湖区周浦乡相连,北接余杭市闲林镇,西靠高桥镇坑西片,离杭州23公里;距富阳市中心约7公里,是富阳进出杭州的北大门,区位优势十分突出。320国道杭新公路穿镇而过,祝闲公路直贯南北,富阳—杭州514公交线路可直达杭州市区,交通便捷、工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地属以产粮产茶为主的半山区,有名特产东坞山豆腐皮。是杭州市小康乡镇、新农村乡镇。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和千人坑遗址位于镇内。境内拥有富阳唯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降厅及华东地区最大的动物园(占地3000余亩)—杭州野生动物世界。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6844
男
8664
女
8180
家庭户户数
4257
家庭户总人口(总)
14875
家庭户男
7544
家庭户女
7331
0-14岁(总)
3013
0-14岁男
1552
0-14岁女
1461
15-64岁(总)
12411
15-64岁男
6484
15-64岁女
5927
65岁及以上(总)
1420
65岁及以上男
628
65岁及以上女
79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3491
建置沿革清代,镇域一部分属杭县、一部分属富阳县东北区长寿九庄。民国时,为富阳长新乡和杭县寿民乡。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占据杭州,长新乡宋殿村是侵华日军在杭州地区的据点之一,宋殿村周围碉堡林立,战壕纵横,军犬成群。数以千计的人被日本侵略军杀害,并抛尸于村南千人坑。民国34年(1945)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4日,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现受降镇中秋村宋殿自然村)被指定为接受侵犯浙江地区日军投降的洽降地点。为了纪念这一有历史性事件,民国34年(1945)长新乡改名为受降乡,受降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1958年10月,建立受降公社。1984年3月,复称受降乡。1987年10月,受降乡改制受降镇。
经济发展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10.92亿元;财政总收入6794.86亿元,其中地税收入1703.3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0492元;2005年获得富阳市物质、精神文明考核双二等奖。2006年1-6月,上交税收3166万元,其中地税763万,同比增长5.9%。
【“工业立镇”成效显著】
2006年1-6月,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实际利用杭外2950万元,完成任务数的65.56%,实际利用富外杭内资金5364万元,完成任务数414.26%;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9家,规模以上企业有37家;初步形成以钢结构、光通信、服装加工、机械制造为特色的块状经济。2006年,确保6大重点项目顺利投产,以增强工业经济后劲:即投资1.3亿的杭州新恒力电机制造有限公司;一期投资1个亿的杭州银溪九龙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800万欧元的杭州中泰过程设备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的杭州科艺家私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的杭州李氏铜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的杭州星帅尔电子二期等项目。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005年以生产茶叶、茶机、豆腐皮为主的五家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19亿元,创汇5000万余元;实施豆腐皮品牌战略,促进豆腐皮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做大做强了受降豆腐皮产业;以茶叶基地、蔬菜基地、水果基地为龙头的生态高效农业前景见好。
【“三产强镇”前景广阔】以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为龙头,接好杭州旅游西进第一棒,2006年1-6月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接待游客38万人次,占富阳市游客接待总数的1/6,旅游总收入达1554万元,同比增长23%;以山庄别墅、旅游景点为依托的商贸、餐饮、宾馆等服务业潜力无限。
【“人居兴镇”特色明显】
到2006年为止,全镇已开发黄土丘陵地近6000亩,引进金都房产、三江房产、七里香溪、华庭云顶等房地产项目16个,总建筑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房源近万套,入住业主近万人;凭借舒适的自然环境,以及与杭州较近的地理位置,受降房产依然一支独秀,有三江房产、电力房产、清远房产等精品楼盘,开发面积近40万平方米,杭州各界人士竞相购买,房源供不应求,受降正在以杭州“人居新城”的身份,加快融入杭州大都市。
完成投资4000万元的受降溪两岸砌石工程和两边路基铺设;投资5000万元的320国道受降段绿化景观工程基本完工;完成投资1600万元九龙二环线一标段工程和二标段基础工程。九龙大道拓宽改造工程顺利进行。该工程于2006年6月8日正式开工,总投资约3000万元。
该镇在经济社会高位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与村之间存在的租金、征地费的矛盾;在开发过程中涉及村民的劳务问题、工程问题;房地产开发后的遗留问题;房地产大面积开发与土地要素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等问题。
社会事业到2006年为止,受降先后完成了“省五好乡镇党委”、“省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文明乡镇”、等创建工作,同时获得了“争创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单位”、“省十五期间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各项荣誉。
【镇敬老院上等级】
受降镇敬老院创办于1958年,是全省最早创办的镇乡敬老院之一。至1998年中有202名孤寡老人在院里安度晚年。1998年,镇人民政府投资35万元,新建1幢二层楼620平方米的新敬老院。院分宿舍、休闲娱乐、餐厅、会议学习和办公室5个区块,添置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安装电话和有线电视,院内17位五保老人年供养标准从1800元提高到2500元。12月28日,通过杭州市民政局的验收,达到杭州市二级敬老院的标准。
【被列为省计划生育免检镇】
1992-1998年连续6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市计生管理先进集体。计生工作坚持内外结合,镇村协作,加强孕前服务,实行规范管理。全镇1385名育龄妇女,在春秋两季普查中有1369名自觉接受普查,普查率98.6%,55名外来育龄妇女普查率100%,有15人在普查中落实放环和结扎措施。积极开展“新农村,新家庭”活动,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全镇计生率98.62%,镇计生服务站通过杭州市二级服务站的达标验收。1998年5月,镇代表杭州市、富阳市接受省计生孕前型管理达标验收,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计划生育免检镇。
【率先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998年3月,受降镇被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镇。镇委、镇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逐户逐人进行调查摸底,从4月起在全市率先建立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由镇民政办公室统一制证,登记造册,全镇确定29户、36人,每人每月可领取生活费30元。6月9日,市民政局在镇召开17个建制镇镇长和民政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现场会,并在全市推广。
名优特产东坞山豆腐皮历史悠久,产于东坞山村,据清光绪《富阳县志》记载:“明时,东坞山豆腐皮列为贡品。”数百年来,这一传统特产盛传不衰。建国后有所发展,改革开放后产量大幅度增加,不仅行销于上海、北京、江苏等省市,还出口日本等国。制作方式也由原来设备简陋的柴灶改为煤锅炉和蒸汽炉生产。因水质好、制作技艺精湛,所产豆腐皮薄如蝉翼,轻似绢纱,油润洁净,落水不糊,有“金衣”之称,每公斤足有240张。以其为主料,可制作素鸡、素鹅、素肠、干炸响铃等名点佳肴。在杭州楼外楼、素春斋、望湖宾馆等大饭店和宁波天童寺、上海玉佛寺等佛教胜地,名厨们扬其落水不糊之长,烹制成游龙戏水、凤舞南山、玲珑金鸡、炸响铃等佳肴,吸引国内外游客。特别用来制作富阳传统美味佳肴——干炸响铃,色泽金黄、香酥松脆,吃在嘴里伴有悦耳响声,别具一格,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保存方法采用E5豆腐皮防霉保鲜包装袋包装,可在3~6个月内不霉变,不走味。1985年,东坞山豆腐皮被评为省优质名牌食品。1998年11月,在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浙江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上,获优质产品金奖。至年底,东坞山豆腐皮制作坊已发展到620家,年产量150万公斤,产值7200万余元,创利税1400万余元。
大事记1982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东坞山村所产东坞山豆腐皮获省优质名牌食品称号。1993年4月,开通有线电视;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受降组建富春江银湖开发区;镇出让土地1333.3公顷,引进资金7000多万元;建成可容纳200多个摊位的镇农贸市场。1994年,紫云山庄、宏福山庄、伊甸山庄、金苑山庄等十大工程破土动工,省委书记李泽民为开工典礼剪彩;建成银湖变电所和银湖自来水厂。1995年,开通银湖万门程控电话。1996年,为治理环境污染,镇内石棉瓦生产点全部关停。1997年,投资200万元,建成总库容量20万立方米的城坑坞水库,解决集镇居民和企业用水难问题;镇委、镇人民政府首次实施镇、村干部竞争上岗和待岗诫勉制度;实行殡葬改革,全面推行火化。1998年,投资50万元重建镇敬老院,并经杭州市民政局验收,达到杭州市二级敬老院标准;东坞山豆腐皮获省名特优新农产品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