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白话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粤语白话文

粤语白话文是粤语的书面语,跟粤语口语的语法、词汇、句式完全吻合。一般认为其出现不比现代汉语白话文早。在1949年之前广东地区民间粤语白话文已经非常盛行,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渐渐由政府规定的现代汉语白话文取代。直到现在香港、澳门以及广东各地民间仍然有不少人在使用。港产电影的字幕也多为粤语白话文。由于没有得到政府采纳和支持,又缺乏专门的规范机构,人们书写粤语白话文经常出现错别字,或者干脆拿同音字及英文字母代替,使得书写颇为混乱。

已故香港著名作家黄沾有很多作品均以粤语白话文写作而成;如散文集:不文集;小说:香港仔手记;歌词:问我等。

由於粤语白话文的语法、用词等均依据粤语口语,对其他汉语方言使用者来说是很难看懂的。

粤语白话文的规范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後,由于当时的粤剧是少数把粤语写出来的文字纪录,这些粤剧剧本或戏院的介绍成为了非官方的规范标准,得到大众都依从。

1980年代,香港的电视节目《每日一字》有一些集多次提出了粤语有很多讲法其实是很古雅的。节目主持林佐瀚还到图书馆翻查这些字的正音、正写,并於节目中给大家介绍。有不少当时已经被遗忘的古字,如「攰」(累的意思)这一个字就是这样得到重生(若根据《广州话字典》,这个字被写成为「癐」)。从此,香港的语文工作者开始了新一轮的「正字正音运动」,并在多份报章中要求传媒必须「写正字、读正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