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冷长河

内容简介《霜冷长河》是著名作家余秋雨[1]的一部精品散文集,书中收录了关于友情、名誉、谣言、嫉妒、善良、年龄等诸多经典之作。这些作品风格平实自然,行文简洁流畅,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社会现实和真实人性的深入思考。《霜冷长河》是余秋雨在文学创作上的一次转变,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再到《霜冷长河》,从历史的大话题转向了历史的小话题,在《霜冷长河》中历史已不再是文章的主体。在经历种种尝试之后,探讨生命成为文章的主题,如果还想更深入地认识生命,建议去买一本回家看,让载着人生重量的你在这条冷静而安详的长河上缓缓行舟去。
目录自序 1
第一辑
壮士 3
中秋 8
琉璃 13
垂钓 19
老师 23
长者 33
第二辑
关于友情 67
关于名誉 95
关于谣言 119
关于嫉妒 153
关于善良 176
关于年龄 200
最后的课程 234
第三辑
绑匪的纸条 253
智能的梦魇 259
文化敏感带 263
这样的男人 272
大桥的寓言 282
遗憾的真实 286
氢弹的部件 290
乱世流浪女 296
褪色的疑问 304
膨胀的雪球 310
心中的恶狼 317
为自己减刑 327
第四辑
灯下回信 333
掩卷沉思 385
秋千架(代后记)427
作者简介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在繁多的头衔中比较重视上海市写作学会一职,因为这个学会由全上海各大学的写作教授们组成,专门研究“写作”究竟是怎么回事。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也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其学术成就可见一二。
余秋雨著名的散文集、回忆录还有《山居笔记》、《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
对于余秋雨先生的具体介绍见“王朝百科——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