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
无语 wú yǔ
【古文解释】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唐·任翻《惜花》诗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宋·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2.形容寂静无声。
“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讵知?”——唐·崔涯《黄蜀葵》诗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黄菊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金·元好问《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
3.“无语说风何去处?回望,芳草萋萋,更胜当年。”——林仕荣《回无语》
【词语新解】无语作为网络语言和郁闷、无奈的意思差不多,本意是没有话讲,在网络中却引申为看到某种人或事表示不理解、没有头绪,或者是表示不愿再为此计较、懒得说,或者是崇拜至极而发出的无话可说的感觉,有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就发这个回应一下。像一个感叹词。
无语有时是代表着很多话要说可是又不懂说什么。
无语有时看见这个人的问题觉得可笑,通俗点就是:你真没法说。
无语有时看到了某人的话无言以对。
众所周知,中华语言博大精深,词语“无语”当然不例外,其包含各种感情色彩,因情景而定。
另外,无语在贴吧中有时与顶、默、灌水、飘过、路过类似,为不想认真回贴的一种应付语。
【无语是一种态度】无语,是一种态度。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能用科学,也不是能用封建迷信能回答的。
甚至有些人的存在就是个奇迹,而当我们面对他们的时候只能用一句话形容:无语.......
无语,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我们对某些人的行为、社会现象的厌倦和无奈。
沉默是金
厌世,不是无语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