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遗址

中国台湾地区的史前时代遗址。位于台东县卑南主山东南山麓。1930年发现,1980~1982年发掘 。发现多根排列有序的高大板岩石柱,有可能是房屋的支柱。主要遗迹是千余座用石板拼筑成的石板棺,多成群分布,可能是家族墓地。棺中一般只有一人,也有二人或多人一棺的。当时流行拔除侧门齿或犬齿的习俗。有些死者头部扣盖一件打破的大型陶罐。随葬品有石器、玉器和陶器等。与卑南遗址同类的遗存集中分布在台东平原及台东纵谷一带 ,命名为卑南文化,年代约距今3000~1000年
位于台东县卑南乡南王庄,为日本人发现。到目前共出土土石棺1000多具,各类文物及器具等达1万多件,是目前台湾所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类遗址。该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外表光滑细致,棱角突出,比例对称。不论是石刀、石镰、石凿、石镞或其他石器,制造水平较高,是新石器时代最盛时期的代表性石器。陶器有纺锤、陶壶、陶罐、陶杯等。此外,还有玉环、玉簪、管珠等物器。经测定,该遗址为距今3000年前的文化遗址。考古专家分析,卑南文化虽带有若干恒春半岛文化的要素,但已有相当大的进步,与浙江的良渚文化、福建的昙石文化、江苏的青莲岗文化相近似。同时,专家考证认为,该文化与泰雅族、阿美族存在着某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