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yī què zhī zhàn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名将白起率领秦军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败韩、魏联军的重要歼灭战。
经过商鞅变法而日益强盛的秦国,日益强盛。到秦昭襄王时,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步伐。乘齐、魏相持之际,首先蚕食中原要冲的韩、魏土地。周赧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94年),秦左庶长白起率军夺占韩地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并继续向韩、魏进攻。韩、魏以公孙喜为主将,率联军24万进据伊阙迎击。伊阙为韩、魏门户,两山对峙, 伊水流其间,望之若阙,地势险要。当时秦军兵力不及联军一半,且联军已据险扼守,呈对峙态势。次年,升任左更的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俘公孙喜,攻占伊阙,夺取五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
此战,白起抓住联军自保守实力,互相推诿,不肯先战这一战机,共歼灭韩、魏联军24万,攻占伊阙等5城,是先秦战史中一次较大规模的,且是以少胜多的歼灭战。战后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白起因战功卓著擢升国尉,开始了其辉煌的军事历程。秦国也因此战的胜利以不可抗拒之势向中原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