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动
古龙《欢乐英雄》里的王动
王动,男,王潜石之子,“富贵山庄”主人。幼时,其父管教甚严,每犯错时多有训斥,却又暗地里悉心教导,树林中风雨难阻慈父深情。其生性十分好动,少年时胸怀大志一心闯荡江湖,奈何受家庭所缚,后终究按奈不住,离家出走。一入江湖,便扬威四海,但江湖经验浅薄,交友不慎直接将他导入了邪途,人称“一飞冲天鹰中王”。数年后,幡然醒悟,名利毕竟身外物,世间难觅是真情。归家后,慈父已逝,痛悔中黯然出世,却又于穷极潦倒时再次入世。与郭大路、燕七、林太平是挚交好友。后遇旧情人红娘子,破镜重圆。言谈举止中尽显英雄本色。后人赞曰:少年英雄把名扬,一飞冲天鹰中王,入世出世复入世,欢乐情怀远流芳。
王动虽不是死人,但动的比死人也多不了多少。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决不动。
他不想动的时候,谁也没法子要他动。
油瓶子若在面前倒了,任何人都会伸手去扶起来的,王动却不动。天上若突然掉下个大
元宝,无论谁都一定会捡起来的,王动也不动,甚至连世上最美的女人脱得光光的坐在他怀
里,他还是不会动的。
但他也有动的时候,而且不动则已,一动就很惊人。有一次他在片刻内不停地翻了叁百
八十二个跟斗,为的只不过事想让一个刚死了母亲的小孩子笑一笑。
有一次他在两天两夜间赶了一千四百五十里路,为的只不过是去见一个朋友的最后一
面。
他那朋友早已死了。
有一次他在叁天叁夜中,踏平了四座山寨,和两百七十四个人交过手,杀了其中一百零
叁个,只不过因为那伙强盗杀了赵家村的赵老先生老两口子,还抢走了他们的叁个女儿。
赵老先生和那叁位姑娘他根本全不认得。
若有人欺负了他,甚至吐口痰在他脸上,他都决不会动。你说他奇怪,他的确有点奇
怪。
你说他懒,他的确懒得出奇,懒得离谱。
现在,他居然和郭大路交上了朋友。象他们这么样两个人凑到一起,他们若不穷,你说
谁穷?
他们虽然穷,却穷得快乐。
因为他们既没有对不起别人,也没有对不起自己。
因为他们既不怨天,也不忧人,无论他们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多么大的挫折,都不会令
他们丧失勇气。他们不怕克服困难时所经历的艰苦,却懂得享受克服困难后那种成功的欢
愉。
就算失败了,他们也决不气馁,更不灰心。
他们懂得生命是可贵的,也懂得如何去享受生命。
所以他们的生命永远是多彩多姿。这一生中,他们做了许多出人意外、令人绝倒的事,
你也许会认为他们做的事很愚蠢、很可笑。
古龙笔下的王动是一个寓哲理于其身的人物,谁人能识得“动生不动,不动孕动”,方知“动者不动,不动者恒动”。与郭大路不同,王动从“入世”开始,历经“出世”,最终再次“入世”,整就一“动”画,佛家讲:十世方能修得真知,但王动却用他独特的欢乐情怀告诉我们:只要你愿意舍弃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你就能跳出红尘,回头往昔之事,都能笑颜以对,以前的执著与愚昧只是一副画而已。古龙用他神奇的笔勾勒出的是欢乐英雄的又一典型。
--------------------------------------------------------------------------------------------------------------------------------------------------------
泥人《江山如此多娇》里的淫贼王动
原名《我短暂的淫贼生活》举人王动立志成为一个淫贼,他混迹江湖只是为了给师傅找面子,以不择手段的方法将江湖美人一网打尽,然而他却被深深地卷入到江湖和官场中,成为朝廷对江湖地掌控者,他能从江湖官场全身而退吗?本书展现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角色们在官场斗争、武林争霸中的种种勾心斗角,作者将武林写的更贴近现实,刻画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对人性的描写也淋漓尽致,虽然有着众多的人物、复杂的关系,却条理分明,并不显得混乱。本书是近年来情 色武侠的经典之作,开淫贼小说之先河,企图对“淫贼”进行颠覆性的定义,对H的描写也有其独到之处--“浓情淡色”。让我们继续期待王动遥遥无期的江湖生活吧!
《江山》从连载至今,洋洋洒洒近几十万字,未显颓势。但随着故事深入,或许考虑到全文的严谨,王动这一人物略显僵化,与最初潇洒不羁,狂放无行的淫贼不同;官场如履薄冰,沉迷于闺房画眉的平凡人物。庆幸的是,继《江山》20章之后,王动又将步入江湖,我们又可见风流无俦的淫中君子。
关于魔门的哲学体系,并没有正面的阐述。然而从各类侧面描绘与辩论中,可以知道魔门大致是崇尚自然,直接以自然生物之法则为人类社会之法则的人群。该体系的发展程度是不高的,与其说是哲学体系,不如说是片段的哲学思想,如:最朴素的自然,就是最纯粹的美。(唯自然论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深入分析魔门,既无现实意义,又无历史意义,在此不赘述了。总之,由于理论上的局限,魔门注定无法成为主流。泥人之于魔门,大体因袭自黄易以来成型的魔门概念,创新不多。
王动,由其成长道路来看,大体上接受的是儒家正统教育。这既是现实中进入主流社会的需要,也不无魔门理论尚不完备的因素。儒家教育决定了王动在政治斗争与商业斗争中相当自觉地运用儒家思想的武器,并符合儒家的规范。“尊五美,屏四恶”(尧曰),王动是厉行不怠的。
另一方面,王动又深受其老师李逍遥魔门思想的影响。在具体斗争中,王动多运用秘密斗争的手段,有一些甚至可称得上卑鄙。这些,在儒家当然是不允许的,但在魔门,却切实可行。王动自觉地把儒家思想与魔门思想以表现与内涵,总体与局部的形式在主体行为上构成统一,同时也完成主体道德的归依。王动不无惊世骇俗的举措,均循上述方法解决问题。
王动内心儒家思想与魔门思想矛盾的不可调和,决定了他犬儒的思想本质。他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他实质上没有所须遵循的道德法则,而只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此他可以不择手段,这些手段往往被他通过智慧蒙上合法的外衣。从 《江山》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揭示了在专制政治的腐化,战争造成的国力衰退这一大背景之下的晚明士大夫的犬儒化。另一方面,任何历史背景小说,必不同于史书,而必与现实结合,《江山》同时也反映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公共理想破灭之后的无信仰状态,亦即当代中国的犬儒化。
对王动的分析可以导出两点结论:1、王动在道德上没有弱点;2、王动不是中国人的脊梁。由此而进一步的分析将导致对于王动的道德评价,这就不是文学批评应有之义,略。
王阳明,是王动的另一位老师。这一位在政治,军事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代儒学巨擘。《大学问》一贯被视为有明一代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王阳明进入魔门,不必深究。《江山》中的女性,基本是王动的附庸,即使是魏柔,也显得比较单薄。其中或有匠心独运之处,如玉无瑕的心理转变过程,但从总体上看,泥人没有跳出黄易的圈子,可观处不多。其中有历史背景的约束,有用力的重点,也有功力不足之处。
帮会,首先是实现商业利益的结社组织。由于政府的限制,更兼成员复杂,流动性大,因此常常采取秘密的行事风格,并且结合一些宗教的形式,但是仍无法改变其谋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本质。战争的原因,不出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两者,而帮会斗争原因与目的,则必定是经济利益。《江山》的帮会斗争,由此看是成熟的,高级的。反观一些小说,也对帮会斗争作了描绘,却往往将其归结为个人权利欲望。这固然也揭示了人性的一面,但其反映出的斗争形态只能是不成熟的和初级的。
泥人对于明史,颇下了一番工夫,考证精细。并且从《江山》中展现的明代生活画卷看,真有洋洋大观之感。同时,《江山》的文字相当工,堪称精艳绝人,给人以古典美感。
有人批评《江山》的格调过低。《江山》的格调确实低,然而审美上有一条原则,就是不要让太多道德评价介入艺术评价。实际上,王动这样一个人物,必然格调低,高格调不是犬儒派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