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长城
燕长城
燕居七国的东北部,国力甚强,版图较大。燕东濒大海,已是自然屏障,南接齐、赵,曾与秦、楚、晋合谋伐齐,大败齐师,燕军独自追至临淄城下,齐不敢犯燕。但是在燕的北面常有胡人南下骚扰,而西面则有秦国崛起,每有东进称霸之心。其间虽然还有赵国相隔,但赵也常受秦的驱使犯燕,实为大患。为了防御,燕便修筑了北长城和易水长城,以防胡和秦、赵。
易水长城,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作为一个说客,向燕昭王说:"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说明这时易水一带已筑有长城。张仪说六国连横为燕昭王元年(公元前311年),可知这一段长城修建的是用来防齐、赵,保卫燕国下都--易水城的。燕易水长城的位置,《史记》苏秦曰:'燕,长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谓此水也。"《水经注》寇水又记载:"寇水又东北,径阿陵县故城东 寇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其他如像唐《元和郡县志》、《大清一编印志》等俱记载有燕易水长城的情况。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河北省易县的西南,向东南经定兴、徐水、安新、文安、任邱之间,达于文安县东南,长约五百余里。
燕东北长城即是位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的长城。这道长城的修筑,历史上有一段故事:起初燕国受到北面相邻的东胡山戎的威胁,曾把一位有名的将军秦开,作为人质送给东胡,以求暂时安定。胡人对秦开很是信任。后来秦开回来,发军大破东胡,把东胡赶出一千多里以外。于是燕便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并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用以防备东胡再度骚扰(见《史记·匈奴列传》)。后人根据与荆轲共同刺杀秦始皇的秦舞阳是秦开的孙子推断,当在燕孝王时或燕王喜即位初年(公元前254年),这是战国时最后出现的一条长城。这一长城所经的地方,约自今河北张家口东北行经内蒙古多伦、独石等境,又东经河北省围场县、辽宁朝阳。现在这些地区还保存有燕长城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