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学院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自1920年建校至新中国成立,曾先后采用俄语和日语作为授课语言,因此俄语教育成为哈工大最早的外语教育。1952年,俄语教研室正式成立,承担全校的俄语教学工作,下设英语教研组,承担全校的英语教学工作。60年代至70年代,日语、德语和法语先后成立教研组。1982年,学校批准组建哈工大外语部。1986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俄语)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外语部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1996年,获得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原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合并组成了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2005年,学院新设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两个硕士点。2006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下设英语系、俄语系、日语系、第一大学英语教学部、第二大学英语教学部、第三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英语教学部、培训中心、多媒体教学研究中心及学院办公室10个部门。设有语言与文化研究所和加拿大研究所。
学院开设英语、俄语和日语3个本科专业,拥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研究方向,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研究条件。
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批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教授、副教授,拥有一支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科研队伍。经过不懈努力,学院各学科积淀了浓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知名专家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外国语学院现有教师185人,其中,教学带头人6人,教授23人,副教授87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28人,硕士学位教师135人。
学院坚持把“培养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语言技能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型外语人才。本科毕业生具备在外事、外贸、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部门独立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致力于学生的国际交流工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创造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经教育部批准,自2008年开始开展俄语、日语专业提前单独考试招生工作。
【历史沿革】◆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俄语教研室成立。
◆60年代初,开始日语教学工作。
◆50年代后期,哈尔滨工业大学英语教研组成立,附属于俄语教研室。
◆196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第二教研室(英语)成立。
◆70年代中期,日德法教研室成立。
◆198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部成立,统管全校的外语教学工作。
◆198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部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
◆1995年6月,与社科系合并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1998年7月,外语系从人文学院独立。
◆2001年6月,因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原哈尔滨建筑大学两校合校,原两校外语系组成了新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语系”。
◆2006年7月,学校正式批准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师资队伍】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素质过硬,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并有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在相关的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的学术带头人。
教师学源结构多样,职称、学历结构相对合理。他们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广西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学院等十几所国内高等院校;部分教师曾留学国外深造。
外国语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个,硕士点3个,专任教师193 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84人,讲师71人,助教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36人,在读博士有23人。有教学带头人5人,硕士生导师38人。
【学科设置】◆本科专业设置
学科门类 所属一级学科 本科专业 开始招生时间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英语 1988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俄语 1989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日语 2001
◆硕士点设置
学科门类 所属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硕士点 设立年份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俄语、英语) 1986、1996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2005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俄语语言文学 2005
【学科介绍】1.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
英语语言文学虽然是一个新的硕士点, 但就其实力和水平来看,是一个理论基础雄厚,队伍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较为成熟的硕士点,其中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在国内领先,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及国外有较大影响。基础理论方向(二语习得等)有很好的向上发展态势,英美文学有一定基础,新兴的研究方向正在形成和发展, 发展前景看好。
优势学术方向:
◆跨文化交际研究
我们的优势学科是跨文化交际研究。这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 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 作为时代的产物的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于80年代传入我国并从此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大多数外语院校都在开设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都在从事这一方向的研究。但是,我院是我国外语院系最早开设这门课程的两所院校之一(另外的学校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我院此学科带头人贾玉新教授是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我院也是这一领域出专著最早而且影响最大的院系之一,这个方向研究有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一批年轻教师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我院在该领域研究处在国内领先地位,其领先地位在国内(包括台湾和香港地区)得到广泛承认,有丰硕的标志性成果,而且在国际学术界上有很大影响。
1. 此研究方向已形成了以老中青结合的学术队伍;有一大青年批教师正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
2. 此方向研究已是此学科在国际学术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学会(美国)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尤其在国际学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有的论文成为国外大学有关领域的重要文献。出版了国内外有很大影响专著和编著,有的专著在美国出版,被认为是此领域的权威之作,因而,国内外很多高校将其作为教材使用;
3. 较高的学术地位:该学科带头人贾玉新教授是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重要领导人,是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主席,曾任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美国)副主席和主席;是国内外几个学术刊物的编委;是此领域重要丛书(国际学者组成的编委会)主编;曾获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颁发的成就奖;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特出专刊表彰其在此领域的贡献。
◆英美文学
英美加文学方向学术带头人为傅利教授,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名师,基础学科带头人,加拿大研究会理事。该方向有一个长期合作、凝聚力很强的学术梯队。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教授4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硕士导师5人,设有加拿大研究所。为英语专业研究生开设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当代英国文学、当代美国文学、加拿大文学等10余门课程,另外还为全校学生开设不同国别、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媒体形式的20余门文学选修课。我们在加拿大文学、女性作家作品、浪漫主义诗歌、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后殖民主义文学、少数裔文学等方面研究比较深入。
1. 此方向的研究队伍年轻有为,基础扎实,功底深厚,有很大发展潜力;
2. 近年来有较丰富的科研成果,论文200余篇,编著和译著十余本;
3. 已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研究生;
4. 此方向在加拿大研究方面,有自己特色,曾做出过突出贡献;
5. 建设目标是加速导师队伍培养,合理引进人才,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和合理学术方向的师资布局,进一步提高总体学术、科研水平。
新兴学术方向: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的交叉学科,此学科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在认知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此项研究90年代传入我国,目前呈现出上升发展趋势。我系近年来有的教师开始着手此领域研究,李洁红教授首先为研究生开设相关理论课程。她已发表了几篇较有分量的文章。贾玉新教授也正在写有关专著,计划在美国出版。此方向研究正处在初创阶段,要抓住时机,加大培育力度,建设好师资梯队,出有代表性成果,在“十一五”期间使其成为一门重要研究方向。
1. 此方向研究是前沿性研究,导师基础理论雄厚,而且发表过高质量论文;
2. 此方向研究集中在国际流行的“隐喻”方面,这是当前认知研究发展的突破口,是国际上认知哲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3. 带头人有深厚的词汇学理论基础,给有关方面的认知研究提供有利条件。
4. 已开始发表有水平较高的论文。
2. 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点
俄语语言文学是新建学科,是重点建设的学科。本学科有一批中青年为主,结构合理,博士学位(博士3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4人)青年教师较多的梯队。学科带头人在国家大学俄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任职,有的方向带头人是国家考试设计组成员。学科研究取得较好成果,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项,校级项目11项,发表论文近200篇,教材/参考资料等20余部。
◆俄语语法学
此方向是我国和我该专业此学科的传统研究方向,也是国际和俄罗斯重点研究方向。有较雄厚的基础和潜能,在国内理工俄语院系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但如何突破传统研究框架,使其有新的内涵并充满活力是今后努力方向。
1. 实力较强,有数十篇有关论文发表,其中三篇发表在一级学刊;出版有影响教材和教参20余部,教师多次参加重要的国际和国内举办的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
2. 是此学科的重点和强势方向,国内有较好影响;
3. 有年富力强,科研能力较强的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队伍;
4. 多次多项获得省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
5. 这是传统的优势学术方向,也意味着需要历史性的突破,如何在这一个老的领域开辟新的研究途径,新视觉,或新的观点和理论就顺理成章成为非常现实的任务。
◆俄汉对比研究
这是新形势下的新兴方向研究,其研究涵盖词汇,语法,语用,篇章等方面。科技对比研究是有相当高水平,是有特色的研究,有较多的有一定影响编著和论文发表。
◆俄罗斯文学
这是该专业学科建设的新兴学术方向,也是重点扶持的建设的方向。要根据目前俄罗斯及国内该方向研究的急剧发展和变化,进行调研和考察,规划建设课程,明确方向,合理安排教师,使该方向形成规模。
◆跨文化交际学
为适应国内外交往日益发展的形势,配合外语教学的需要,投入力量扶
持和发展此方向研究。借助英语此方向研究的优势,发展有自己特色研究。
3.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
这是我院早期的硕士点,有较扎实基础理论基础的应用性研究方向。此硕士点主要围绕应用语言学方向开设课程及确立研究方向,教材设计和教师安排系统合理,为我院培养高质量人才和教师,以及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基础应用理论研究:
◆应用语言学
这是结合我国外语教育实际,全国大专院校外语院系普遍研究的方向,也是
我院的重点方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探讨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应用语言及其相关的理论。由于语言及其使用的理论不断更新,该方向研究也就变成了一种动态研究。外语教学方法理所当然地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点。目前日益普及的定性和量化的研究方法在我系已经施行,促进该方向研究的发展, 使应用语言学的方向更加深化和更加科学。此方向研究与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的第二语言研究相交叉,有利于促进此方向的跨学科研究。此学科马林教授、赵毓琴、崔洪国教授均从国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有很新的研究视角。
1. 二语习得理论逐渐在此方向研究中站有一定地位,这就使语言学习的研究与教学理论相结合,使外语教学方法研究更加深入;
2. 外语教学方法研究一直是我系研究的重点,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了几百篇论文,编写和出版了几十部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对外语教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 多次举办大型(包括国际)研讨会, 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
4. 多名教师多次荣获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奖励。
◆翻译理论与实践
此方向研究有较丰富的基础和自身特色,是我国该领域研究中较早地把跨文化比较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相结合,把最新的功能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相结合,把翻译理论与前沿语言学理论相融合的院系之一。本方向研究还重视翻译实践,为翻译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带头人陆干教授有很高的造诣,在国内翻译界,尤其科技翻译界有较大影响。
1. 此方向研究带头人理论和实践水平高,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2. 翻译理论基础雄厚,接触交叉学科前沿成果;
3. 翻译实践能力强,在科技翻译方面有自己的特色;
4. 梯队建设迫在眉睫, 应尽快培养接班人,培养第二梯队。
其它发展中的学术方向
◆语用学方向:是研究语言环境与意义的学科,是研究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是目前国内较为普及的一个研究方向。此方向研究与跨文化交际相交叉,处在发展中,并呈上升的发展趋势。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方向研究,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是跨学科的研究,处在发展之中。
◆心理语言学:是语言与心理之关系研究,近几年在国内外得到迅猛发展。此方向尤其与外语习得和外语教学密切相关,对外语教学实践有理论指导意义。
◆对比修辞学:跨文化交际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促使修辞对比研究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独立或从属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此方向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对比语言学:此学科对不同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无论是作为一个独立方向或从属于跨文化交际研究方向,都是不可或缺的。
◆语言测试: 这是专门检测外语学习和教学成果的应用方向研究,有开发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文体学:这是语言学和文学接壤的学术方向。目前,它既是跨文化交际,也是语用学和对比语言学的研究重点,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术研究方向;
◆文学批评理论:在提高文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 发展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使文学研究更加深化, 更加宽泛;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
◆理论语言学,交际学,语义学,网上教育,音系学,语言哲学,语言逻辑学,等等。
4. 日语专业
日语专业成立于2000年,2001年开始招生,每年招收一个班,20人。文理科兼招,2008年开始,实行提前招生计划。每年向日本佐贺大学,山形大学,新泻大学,早稻田大学等派送8-9名留学生学习1年。
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制定了《日语+英语+辅修专业》的培养方向。
充分利用我校在理工科方面的优势和外语系多年办专业的经验,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传统为根本,着重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和专业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突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日语专业共有教师11名。职称结构为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学位结构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人。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2人,36—45岁6人,46—55岁2人,56岁以上1人。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为8人。
本专业计划在2-3年内申请硕士点。
【研究机构】外国语学院设有“语言与文化研究所”、“加拿大研究所”和“现代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几年来,在跨文化交际研究、加拿大研究、外语语言教学与研究、英语文学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正在开展工作和筹建的研究机构有:“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所”、“ 科技俄语研究所”和“日本文化研究所”。
【国际交流】外国语学院非常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
学院曾成功举办过多次大型国际会议,2004年1月,外国语学院成功地主办了第一届语言·文化·外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当今语言学、文学、跨文化交际以及外语教学等不同领域的热点论题。会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肯定和高度赞扬。2007年6月,外国语学院又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三届国际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本届国际学术会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和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联合主办。会议的主题是“多元化、和谐和跨文化交际”。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热点问题。这些会议在国内外产生很好的影响,更进一步扩大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外语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院每年邀请国际和国内知名大学教授来校讲学或讲座。近年邀请多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分别涉及语言、文学、文化、教育哲学、测试、科研方法、网络教学等方面的内容,使教师和学生了解到国外及其他院校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最新发展,讲学讲座收到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都有近20名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讲学活动,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也十分活跃。
学生培养方面,学院与加拿大、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和学院建立了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培养项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韩国高丽大学签订的校际国际合作框架下,学院每年向高丽大学派遣留学生1人,迄今为止已有三名学生赴韩国高丽大学英语专业学习。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与莫斯科大学合作交流的框架下,外国语学院已经与莫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签署了合作研究、互派教师、学生进修学习的协议。与温尼伯大学、高丽大学、莫斯科大学的合作项目有助于英语专业与国外院校进行学术交流以及开展后续的国际合作,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