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诗歌
废话诗歌是杨黎的命名。是八十年代“口语诗歌”及非非主义的延续和发展。杨黎认为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官话、套话、假话,诗歌就是让我们说人话。人话常常被人称为“废话”。在这种观念下,于是产生了“废话诗歌”。这显然是和时下知识分子及学院派诗歌那种以修辞、形而上思想为主的诗歌的反拨,崇尚当下、平易、直白。废话诗歌和下半身及后来的垃圾派是有差别的,它更在乎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不是表达的内容。当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废话诗歌一出现就备受争议,也被称为口水诗,多数诗人尤其学院诗人对它都有不屑和鄙夷的表示。不过许多年轻诗人看到这种写作的亲和力,相互影响,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橡皮写作”。
“橡皮写作”如今已是过去时,废话诗歌内部也有一些分化,整体呈疲软及式微状态。
无论好坏,废话诗歌对诗歌写作的影响还是巨大的,这是一个事实。
赵丽华不是橡皮中的一员(也可以说不是废话诗的“嫡系”),但显然受到废话诗的影响,而且非常严重。这样的写法在当时一部分人中很流行,但都还在尝试阶段,每个都想把它写好,都有一种未知的新鲜感。一些传统的、用别的方式写惯了的诗人做这种尝试可能更会感到非常新鲜(我想赵丽华应该属于这种),这种新鲜感对诗人是一种刺激。这就是现在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诗人要这么写的原因。就像吃惯了海鲜的人突然看到一盘山村野味就多吃了几口。但普通人对这个没有“新鲜感”,他们只会认为山村野味便宜,到处有,海鲜贵,你不要拿这个来骗人。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很多大画家喜欢模仿儿童那种最简单的画,没有技法,因为技法在他来说就是俗套,但一般人只欣赏那种技法熟练,成为套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