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妃

定义古代嫔妃封号之一。
历史沿革明太祖于洪武五年,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秩皆正六品。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例减百四十余人。
诸妃增多,位号除贵妃外,设为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
清朝后妃制度与明时不同,清太祖初起时,宫闱未有位号,俗称其妻妾为“福晋”或“格格”。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封永福宫庄妃,三年生皇九子福临,即顺治帝。此为世人最为熟知的庄妃。
相关史料《明史列传一 后妃》
帝以所设过多,命重加裁定。于是折衷曩制,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秩皆正六品。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戒令责罚,则宫正掌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百四十余人,凡以服劳宫寝、祗勤典守而已。诸妃位号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
明光宗李庄妃李庄妃(?—1624年),明光宗朱常洛妃嫔之一。
明光宗朱常洛时宫中有二李选侍,人称东李、西李。庄妃李氏,即“东李”也。东李选侍仁慈寡言笑,位居西李选侍前,而宠不及。到明光宗之子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李选侍于天启元年二月封庄妃。魏忠贤、客氏祸害天下,李庄妃愤郁。李庄妃于天启四年十月二十六日辰时去世,谥曰“恭懿”,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葬于翠微山之原。而“康妃者,西李也,最有宠”,二李皆为崇祯帝养母,但因李庄妃较李康妃抚养时间较长,与崇祯帝关系更为密切。崇祯帝登基后,念当年庄妃抚育自己有功,于是加妃封号,并赏她的弟弟李成栋官职,还给良田千顷。
清太宗庄妃孝庄文皇后(1625年—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本布泰(也可翻译为布木布泰)。清太宗皇太极妃嫔之一。崇德年间封永福宫庄妃。孝庄文皇后生固伦雍穆长公主雅图、固伦淑慧长公主、固伦端献长公主、顺治帝福临。
清仁宗庄妃王氏庄妃王氏(?—1811年)文举人伊里布女。嘉庆帝妃嫔之一。初赐号春贵人,嘉庆六年四月改其号,册封为吉嫔。十三年(1808年)再改其号晋封为庄妃。王庄妃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二月十五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