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马蜂

胡蜂科(Vespidae):本科的蜂,通常叫黄蜂或者马蜂,中至大型,体表多数光滑,具各色花斑。上颚发达。咀嚼式口器。触角膝状。大大的复眼。翅子狭长,静止时纵褶在一起。腹部一般不收缩呈腹柄状。胡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有蜂后、雄蜂和工蜂,常常营造一个纸质的吊钟形的或者层状的蜂巢,在上面集体生活。胡蜂的成虫主要捕食鳞翅目的小虫,因此,也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

马蜂学名胡蜂,俗称马蜂、黄蜂,毒性很大,其蜇针的毒液含有磷脂酶、透明质酸酶和一种被称为抗原5的蛋白,被马蜂蜇伤后应及时处理。

原则如下:

1.马蜂毒呈弱碱性,可用食醋或1%醋酸或无极膏擦洗伤处。

2、马蜂蜇人后不会有毒刺留在身上。(如果是蜜蜂蛰的话就要把伤口残留的毒刺可用针或镊子挑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的吸收)

3.用冰块敷在蛰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

4.如果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而敏等抗过敏药物。

5.密切观察半小时左右,如果发现有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音,哪怕一点也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去急救。

补充

一位昆虫学的教授说,马蜂作为一种益虫,以虫子为食,它一般只有在受到攻击的时候才蛰人,目前还没有一个好的防治马蜂的方法,平常采取的办法只有火烧、喷药剂灭杀。万一碰到马蜂,最好马上蹲下来,用衣服把头包好,这样可以临时预防。

专家提醒:不小心惹得马蜂“发火”时,可以趴下不动,千万不要狂跑,以免马蜂群起追击。被马蜂蜇后伤口会立刻红肿,且感到火辣辣的痛。此时,应马上涂抹一些食醋,使酸碱中和,减弱毒性,亦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如果当时有洋葱,洗净后切片在伤口上涂抹,此外还可用母乳、风油精、清凉油等去除蜂毒,但切记不可用红药水或碘酒搽抹,那样不但不能治疗,反而会加重肿胀!若遭遇蜂群攻击时应立即就医,不可掉以轻心。

注意:特别提醒大家重视的是任何损伤,都不要以土、破布、脏手绢等东西堵塞伤口,以免发生破伤风,造成人为的死亡。

我们一般常见的蜂有蜜蜂、(黄)马蜂。如果是蜜蜂蜇的,它的刺会留在人体内,可以先把断刺拔出。由于蜜蜂毒液为酸性,因此可用肥皂水或氨水清洗;要是被黄(马)蜂蜇伤,则要用食醋止痛止痒。

被蜂螫后轻者伤处见中心有淤点的红斑、丘疹或风疹块,有烧灼感及刺痛。如螫伤后20分钟无症状者,可以放心。

重者伤处一片潮红、肿胀、水疱形成,局部剧痛或搔痒,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痉挛、昏迷。

有特异体质者对蜂毒过敏,可迅速发生颜面、眼睑肿胀,荨麻疹,喉头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现象,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亡。

处理方法如下:

(1)不要紧张,保持镇静。

(2)有毒刺入皮肤者,先拔去毒刺。

(3)选用肥皂水、3%氨水、5~10%碳酸氢钠水、食盐水、糖水洗敷伤口。

(4)新鲜人乳涂于伤处,每日数次。

(5)玉露散或菊花叶捣烂敷贴。

(6)黄蜂螫伤,可用食醋或鲜马齿苋洗净,挤汁涂抹。

(7)大蒜或生姜捣烂取汁,涂敷患处。

(8)选用鲜蒲公英、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等,洗净捣烂,在伤口周围外敷,效果良好。

(9)距刺伤周围约2厘米处,涂一圈溶化的南通蛇药片,有解毒、止痛、消肿之功效。

(10)老黄瓜汁涂患处,1日数次,又止疼又消肿。

(11)韭菜30克,洗净、捣烂如泥,敷患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