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碗
基本简介木碗是精致的工艺品,又是良好的实用品。木碗样式,有口面较大、圆肚较小、碗底较浅的;

有口面较小、圆肚较大、碗底较深的。碗的规格,有大中小之分。大者口面直径约为五寸,小者口面直径约为二寸。木碗色泽,有红、褐、棕、黄之分。同一底色,又有深浅浓淡之别。[2]
木碗装饰木碗装饰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花纹,一种是人工彩绘,天然花纹美丽绚烂。有似孔雀开屏,有似山水图画者,还有的则似数束梅花。碗之边沿,有的还浅刻画着单线条图案,观之若有若无,与天然花纹相映成趣。彩绘木碗是在不同底色之上施彩的,自然花文已全部掩盖了。木碗上绘有多种形态、多种色彩的花卉禽兽,还有的镶以金边,或者施以景泰蓝工艺,则更为美的精致。无论天然花纹,还是人工彩绘,五台山木碗均具有欣赏价值。
产品特点木碗质地优良,具有瓷碗难以具有的许多优点。天然花纹的木碗,是用桦木根瘤制成的。它盛开水不裂,迭地不破,不烫手不冰手,体轻而质固,经久耐用,可以爷孙相传。用这种碗盛食,可以完全保持食物原味,吃酥油粘巴等油肉一类食品犹为适宜。人工饰绘的木碗,系由普通桦木制成,比之天然花纹的木碗要逊色的多。这种木碗,仍具有夏不烧嘴、冬不冰手的优点,但盛开水而不裂、迭地而不破的长处却不甚明显。然而,比之于一般瓷碗,仍是碗中上品。
西藏木碗木碗:分普通型和名贵型两种。
普通型一般用杜鹃树根或杂本根制作,不加装饰,但也美观大方。
名贵型则是用一种寄生植物(藏语称“咱”)制作,尤以寄生在蒿枝根部的“咱”为最佳 。这种木碗木质黔黑透亮 ,纹路细如发丝,再加以银饰更是碗中珍品。在这种碗中放毒 ,即会起变化 ,因而十分名贵。
木碗还分男、女用两种。其区别主要是:男用本碗底部与碗口间距较小,碗门外开,显得稳重;而女用木碗碗形修长 ,光滑如玉 ,给人以纤细柔润之感。[4]
按藏族传统,一般人使用得最多的餐具是木碗。木碗一般用桦木、杂木雕琢而成,质地结实,不易破裂,花纹细腻,较为美观。木碗的制作过程,一是选材,二是风干,三是制坯,四是细磨,五是上色。
西藏的木碗可分为大碗、小碗、盖碗、套碗、木钵等多种,用途广泛,可供喝茶,吃糌粑,存放食品、香料、佐料等,而且还具有光滑、细致、美观、适用、不变味、不贫嘴、喝茶香、携带方便等特点。杂木碗还有防毒的优点。日喀则仁布县蕴藏丰富的玉石原料,该地制成的玉石碗,美观、透明,碗外壁刻各种花纹,既受人们的欢迎,又是传统的民族工艺品。至于纯金、纯银做成的勺子、筷子、碗和盘,虽然在民间也能见到,但毕竟不是被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