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本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死亡本能"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主张,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动。而达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生命由无机物演化而成,人从黑暗、温暖而平静的子宫而来。睡眠与死亡的境界与人所来自的地方条件相似,所以生命一旦开始,一种意欲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随之而生,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平常所谓的攻击驱力,可以说就是死亡本能的演生物,只不过只将毁灭的对象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而已。当指向外界的攻击驱力因受到障碍而无法满足时,便会转向攻击自己(例如自杀)以图自我毁灭。

弗洛伊德后期思想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爱的本能(或为性本能),二是死亡本能。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后者破坏的目的,直白的说法是为了找死,文雅的说法则是渴望从有机物状态回到无机状态。这两种本能虽然作用相反,但却同时并存,此涨则彼消,此消则彼涨。

弗洛伊德引用斯歌波乔尔(Schopchauer)的话断言道:“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1920a/1955,第38页)。死亡本能,或有时也被称为死亡愿望的最重要的派生物是攻击,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攻击是指向外部对象而不是指向自身的一种自我毁灭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残酷、自杀、谋杀以及攻击都是死亡本能驱使的。虽然弗洛伊德从没有把死亡本能理论发展的向求生本能理论那样完整,但这一理论仍然是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