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红脸

拼音:hóng liǎn

一、 脸变红指发怒、害羞等。

二、 发怒红脸也指发怒

三、传统戏剧中,忠臣或者好人扮成红脸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如关羽、赵匡胤、姜维等但也有例外,如《法门寺》中反面人物刘瑾就勾红脸,这里有讽刺之意,使人一看便知是个擅权的太监。 奸臣或者坏人扮成白脸。冯骥才作品《花脸》中“我”的花脸就是红脸。

四、泛指好人后来人们就用红脸代表好人,用白脸代表坏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来表现软硬兼施,或以双簧的形式来达到说话人的目的

五、“红脸”--说好听的话戏弄人的人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表示再做一件事情是,有的说好话、有的说坏话,“红脸”、“白脸”一起戏弄或欺骗当事人,这种情况被说成:“有唱红脸的、有唱白脸的”。

六、红脸人物红色脸谱,最初与人面色有直接关系,如表示关羽的面如重枣,关泰是红脸大汉。由于这些人忠勇正直,推而广之,许多忠勇良将,有道正神也就都勾上了红脸。如春秋时的颖考叔、太乙真人等。但是也有一些被认为是反派人物的角色也勾红脸,这就寓有讽刺之意。《海潮珠》之崔杼是弑君的朝臣,勾红脸是讽刺齐王荒淫;《祥梅寺》之黄巢是反叛唐王的举子,勾红脸是讽刺唐僖宗无道。有时勾红脸也是配合舞台美术的需要而安排的。如《四杰村》中之廖奇冲勾红脸为的是与勾白脸的鲍赐安、勾粉红脸的花振芳配合,使舞台色彩丰富。再有《白良关》之刘国桢勾红脸是与勾黑脸的尉迟恭、尉迟宝林父子对比,更明确地表示尉迟宝林不是刘国桢的儿子。有的人不勾红脸,但是在某一戏中勾红脸,例如刘瑾是反面人物,一般勾白脸,但是在《法门寺》中勾红脸,表示他作了点儿好事。有不少年迈的人,为显示他的年轻,如《英雄会》之黄三泰,勾直眼窝粉红色脸,粉红色脸属于广义的红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