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巾
原为一种“贱服”,作为犯罪者的标志。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九:“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为耻。”
元、明时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
梁同书《直语补证》引明人《杂俎》:“(娼妓)隶于官者为乐户,又为水户,国初之制,绿其巾以示辱。”
后因称其妻有外遇者为“戴绿头巾”,今演化为“戴绿帽子”。
原为一种“贱服”,作为犯罪者的标志。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九:“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为耻。”
元、明时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
梁同书《直语补证》引明人《杂俎》:“(娼妓)隶于官者为乐户,又为水户,国初之制,绿其巾以示辱。”
后因称其妻有外遇者为“戴绿头巾”,今演化为“戴绿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