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准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模块化准则

把软件划分为一些单独命名和编程的元素,这些元素称为模块。划分模块的过程就称为模块化。

一个软件划分为多少个模块为好呢?这是一个模块化程度的问题。我们从求解问题的复杂性与工作量的关系出发,研究软件系统划分模块个数的最佳值。

设C(X)是关于问题X的复杂性,E(X)是完成问题X的工作量,设有问题P1和P2:

若 C(P1)>C(P2),即P1比P2复杂

则 E(P1)>E(P2),即P1比P2用的工作量多

而 C(P1+P2)>C(P1)+C(P2),组合问题比单个问题复杂

所以 E(P1+P2)>E(P1)+E(P2),组合问题工作量大于单个问题的工作量之和。

可以看出,软件分解成若干模块,则工作量减少。但分解的模块越多,工作量不一定越少,因为分解到一定程度,模块之间的接口工作量就上升,从而使总代价上升,从图可看出,描述总代价的曲线呈马鞍形。一个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数的最佳值是M。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表明,一个模块的大小最好在30~50个语句之间,即能全部写在一页打印纸上为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